第359章 脱身




                周彻还活着吗?



    定阳境内的王骥等人并不清楚。



    他们身在境内,所获取的消息有延迟、有误导。



    根据最新的情报,周彻在平定关撤回再度陷入了重围、追杀。



    在第一时间拒绝朱龙、董然向太原撤退的命令后,他们这三路人马也深陷敌境。



    往东,太原已被萧后所占;



    北边,是早已被攻陷的雁门,还有缩在高柳城内的周汉。



    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找到周彻!



    ——一路且战且走,向定阳城移动。



    西原军既咬着他们,却又不急着大战,只以小规模部队袭扰、大部队震慑。



    王骥几次以精锐骑兵突袭,对方都迅速拉开,并不接战。



    双方都很清楚:拖下去汉军一定会垮。



    既如此,西原军又怎会给决战的机会?



    他们没必要将胜负赌在一战之中。



    如此,军队移动的速度慢到了极点。



    “这样绝不行。”



    军中在商议后,做出决断:留下一军进行阻挡拖延、其余两军速发拖延。



    “抓阄吧!”张伯玉道。



    “不用抓。”紫镇东摇头。



    他表示,王骥所部以骑兵为重,最不能失,绝不能留下断后;



    张伯玉部,也多由精锐组成,在这样的危难情境下,可以坚持更久不崩溃。



    所以,最适合留下来的,就是他下面的人。



    军队够乱、够杂、战力也不算很高。



    一是牺牲了对汉军损失最低,二是这样的部队现在还能用,再打再跑下去,就真的难说了。



    在紫镇东自己提出此议后,军议沉默了下来。



    王骥看着面前稚嫩坚定的面庞,忽然心头一动,有些不忍。



    “我们换换。”



    他这样说,并伸手拍着这位少年的肩膀:“把你的人交给我,你走。”



    “为何要这样安排?”紫镇东反问。



    “你还太年轻了。”王骥叹息。



    这个少年实在太惊艳了,宛如一颗灿星破空,在这个年纪便能有如此成就。



    再多给他一些时间,让他成长起来,那还了得?



    于国于情,王骥不忍看到这样的少年就此早逝。



    “我不能走。”紫镇东果断拒绝:“这些日子,我与各部早已相知。如果我撤去,必然人心涣散。”



    “殿下那情况不明,两位不要再浪费时间了,从速决断吧!”



    “走!”



    紫镇东说的不错,他们确实没有犹豫的时间。



    为了让王骥、张伯玉部能安然撤离,紫镇东将兵向西:原本是后撤的,突然改为扑面进攻。



    宇文拔都、呼延豹等西原将领见紫镇东如此,做出判断:汉军粮尽,寻求决战。



    “退!”



    他们控制好距离,徐徐后撤。



    紫镇东往东走了一个白天,便将部队停在原地——再往东,对他这支部队而言,太勉强了。



    一日后,宇文拔都得到消息:汉军精锐已西走定阳城。



    “我们被骗了!”



    “他好大的胆!”



    西原诸将又惊又怒,即刻反应回来,势如滔天。



    “这只是残部,一鼓作气,吃掉他们!”



    “分出一部人马,从南边急行,将彼部截住。”



    凭借军力的巨大优势,西原军攻击甚猛。



    紫镇东极擅防守。



    他将战场不断移动到一处一眼看不到边的麦田。



    此前连日降雨,加上军士践踏,麦田土已反成了泥泞。



    战马走在这上面,速度提不上来不说,稍微走得快些,便会伤了马蹄。



    没有办法,西原人只能下马步战。



    削除对方的骑兵之优后,紫镇东将部队分成数队,依次更替作战。



    他自己则挡在了最前端。



    呼延豹的又一次进攻被紫镇东击退。



    少年依着搭起的草垛歇了起来,他拔开水壶猛地往嘴里灌了几口。



    “紫将军。”



    山戎国主提着刀走了过来。



    他的腰上缠着绷带,是因为此前被西原人射中了一箭。



    又连日奔波未歇,导致伤口上开始发炎,使他走路都有些蹒跚。



    紫镇东看了他一眼,咧嘴笑道:“还没到你呢,国主先歇着。”



    “歇不了了。”山戎国主摇头:“南边有敌人的骑兵,看样子是要绕到我们后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