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鸿运齐天之人




                六皇子立嗣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了出来。



    昭告天下的告示上,赫然便有那耀眼的功绩:彻以皇嗣之身,领甲三百入河东,假以周角之名,号河东之众,一举荡贼,遂得河东太平。



    大宗正言:其德其行,当为天下表。



    天子亲笔朱批盛赞:其志坚刚,心系国家万民,方能践难踏险,以人力逆天时,成此不世之奇功。



    雒京大震,天下亦将哗然!



    争论许久,谜底终是揭露,竟是这般。



    “沧海横流,六皇子才是真英雄!”



    千言万语,都汇成了这一句话。



    “那五皇子呢?”



    紧跟而来的,便是此言。



    “还用说么?就在不久前,今天天亮时候,城里还在传他招降的周角。”



    “甚至传出话来,说六皇子勾结了河东贼。”



    “窃天之功,反诬六皇子,欲置五皇子于死地,此人当……”



    “嘘!慎言!他可是皇子,乱说不得!”



    屡经反复,却得到一个罪孽更重的结论。



    舆潮对周明的期盼只有一个:恨不能杀之而后快!



    李清彦就在这骇然骂声中,登上了云台。



    纸书也好、竹简也罢,都是极易损毁的。



    所以,被认为有传世资格的经典,便会烙在石刻上,以传万古。



    哪怕战乱,只要不是有意捣毁,这玩意就能一直长存。



    本朝高皇帝建国时,特建云台一座,将古之圣贤所留石刻全数搬来立其上,以供天下读书人瞻仰、抄写。



    自此后,每当出现影响力巨大的鸿儒时,便会被邀请登云台刻经。



    此经传后世、广惠天下读书人,被视为无量功德。



    当然,不是谁都有资格的。



    而李清彦,正好有。



    读书时,他便是天下共知的儒门天才,后来儒法皆修,加冠之年便无人可为其师。



    二十一岁时制《儒经校本》,教天下人该怎么学儒,书出天下惊;



    二十三岁时参与修订《大夏法典》,两年时间,完善、补充、修改法典三十七册,当年便被开始推行。



    二十五岁入职太学,任太学博士。



    二十八岁创儒法学派,讲究仁法并举,提出取义需不轻法,成为儒法祖师。



    三十岁挂职而去,游学天下,足迹遍布十一州,广收弟子。



    后来每到一处,当地郡守、大族、世家出城相迎,为其兴建讲学祠……



    可以说,整个大夏律法界,都是拿着他写的教科书大的。



    这样一尊神,你说他有没有资格刻经?



    因天下之请,天子都七次下诏,邀他往云台刻经,以传后世,以立言、立功!



    言不必说,他的著书立说早已遍布天下。



    立功也有,他主持的律法修订现在天下通用。



    至于立德,至少在绝大多数读书人眼里,李清彦此前几乎是完人。



    如果再让石刻度个金身,那就没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