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13(第2页)

而今,宇文述还活着呢,他可是当事人宇文邕的侄子。

桐桐慢慢的温酒,给他腾出可对方说话的时间。就听四爷又问宇文承趾:“可知周武帝毁法之事?”

所谓的毁法,是说当时的寺庙占据的土地和人口太多了,他们不用给朝廷纳税。如此以来,朝廷的赋税和兵源就受到了影响,削弱的是国力。

于是,宇文邕主张毁法,数次辩经,目的在于禁毁佛道二教。最终,定下三教次序,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最次之。

宇文承趾又点头,此事当然知道。

“况严先生本是鲜卑丘林氏……”

宇文承趾点头,宇文家亦是鲜卑血统。

“北魏时,改汉姓为林……”北魏推行汉化,其中就有更换汉姓!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关中,与关中地区的汉人结合,早就胡汉不分了。上哪寻根硕源去,“在毁法一事上,他与北周武帝意见相左,数次劝谏未被采纳,于是便携妻带子隐居于南山。”

说着,就重重一叹,“可惜世事无常,独子早亡故,留独孙,独孙未满双十便又故去,徒留一襁褓曾孙,便是林郎君。”

宇文承趾:“……”便是当年显赫,为鲜卑贵族,可数代不出人才,也不过是家道中落。不过曾祖在周武帝身边侍奉,那必是有过人之处的。

就听这李家三郎又说:“许是因着子息艰难,后嗣难续,老先生便常自责,深信起了佛道。林郎君受曾祖影响,常拜佛寺道观。而今来洛阳,居所亦选比邻寺庙。”

原来如此!

桐桐听到这里,就端着温酒进来了:“……曾祖已仙逝,这些过往真假已难寻!自从老人家仙逝,便再无亲眷。四处游历,病于路途。幸而偶遇一林姓郎中,救我一命。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他无依,我无靠,又同为林姓!便联宗于一家,自此叔侄相称,相依为命。而今,叔父侍奉恩师于身侧,我亦非无牵无挂……倒当真是不得自由了。”

四爷就接了话:“家父早年曾见过林老先生,过往自然为真!林兄呀,这般自谦,难免对先人不尊。”

桐桐胆小不语,只给宇文承趾斟酒。

宇文承趾信了,桐桐打岔,问起了:“当日山中事,可追查出结果了?”

四爷不知说的是什么,宇文承趾少不得又说了他跟桐桐的渊源。

然后四爷:“……”他面无异色,只问说:“莫不是杨玄感余孽?”

杨玄感造反,他是杨素的儿子,跟随他造反的高门大户的子弟就有四十多人。而后,杨玄感被宇文述给击败,杨玄感让他的弟弟杨积善把他杀死:“……事情败了,被俘虏也不过是被人折辱,那倒不如你杀了我,捧着我的人头献给朝廷……”说不定还能换你一命。

杨积善便杀了杨玄感,而后自杀。可他自杀未死,追兵追来,便把他和杨玄感的头一块送到了隋炀帝的面前。

人死过一次,再不敢死了。于是,杨积善就求饶命,隋炀帝便说:“你若不敢死,那便是枭鸟!”

枭,是一种不孝、恶毒的鸟。这种鸟长大之后,会把哺育它的鸟吃掉。

说文解字里给‘枭’的注释就是:不孝鸟也。

于是,杨积善被斩首。一同被杀的还有杨家的其他人,数十人尽数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