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下半场开始(第3页)

  也正是借助着资本源源不断的添柴加薪,共享单车这把火才能够在短短一年有余的时间里烧到这等壮观的规模。

  至于代价是什么呢……投资机构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人家也不是做慈善来的,掏出真金白银来自然是为了上车。

  为此,创始团队自然就得不断切割股份,以企业的未来预期作为支付,换取机构手中的资金,并且一起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将这个未来预期实现,如此就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虽然说ipo上市是资本的终极目标,但也并不意味着在上市之前不能够进行套现,包括创始团队在内,借助融资的机会进行套现也都是人之常情。

  毕竟创业本就是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最终到达彼岸的终究是少数,而在此期间总不可能不吃不喝吧?

  要想马儿跑,自然是要给马儿吃草的,因此对于创业者套现部分股份来改善生活这件事情,股东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除此之外,在每轮融资之中,股东们除了跟投之外,同样也可以减持甚至是套现离场。

  毕竟归根结底,整张牌桌的筹码就那么多,随着玩家数量的增多,总有派发完的一天,虽然可以靠增发来增加筹码,但增发则势必会影响到原有筹码的含金量,“通胀”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哪怕周东升靠着先发优势,有着诸如股份优先不被稀释等权限,但这个优先级自然也不可能像最终解释权那么强大。

  凡事都有个度,更何况是涉及到利益的投资呢?

  为此周东升自然不是什么贪得无厌之辈,非得占着茅坑不拉屎,手握筹码的终极目标,可不就是为了落袋为安嘛?

  要是有ipo上市的那一天,哪怕有着限售期也无妨,通过股权质押之类的常规操作,同样能够完成套现离场。

  除却极个别的个例,在上市之后市值反而一落千丈,甚至沦落到破发的境地,绝大多数企业一旦上市,市值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更何况,上市之初的红利,可是为数不多可以突破10%涨跌幅限制的机会,主板尚且有44%最大涨跌幅的限制。

  而像创业板和科创板这样的舞台,可是完全没有限制的,倘若有足够潜力的话,一旦上市自然会在市场之中完全兑现。

  然而周东升却心知肚明,作为共享经济的马前卒,共享单车最终却没能走到上市这一步,反倒是共享充电宝后来居上,完成了这一壮举。

  尽管周东升动过心思,想要将二者撮合到一块儿,或许有机会逆天改命,但是显然,随着二者不断壮大,从两艘小船变成了巨轮,这个可能性也逐渐接近于零。

  因此早在上一轮融资之中,周东升就已经开始找了个契机,开始减持套现,再加上被逐步稀释的部分,如今手中也就剩下10%的股份。

  除却套现的部分所得外,这10%的股份价值,也已经比原本的价值200万美刀的30%翻了上百倍不止。

  而套现所得资金的安排,一部分自然是放到了海外投资业务上,另外一部分资金,周东升则是准备用来支撑共享充电宝的发展。

  随着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周东升也似乎从投资人的身份,逐渐转变为创业者,伺机准备接过共享经济的接力棒,为进入下一阶段做准备。

  商业的价值,源于为社会创造价值,一旦这份价值无以为继,这万丈高楼自然就岌岌可危,一切辉煌也将成为过去式。

  这或许就是共享单车的宿命。

  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热潮,无疑已经正式进入了下半场。

  开始进入收尾阶段,挖的坑有点多,有点焦头烂额。

  兄弟们也知道我就是个萌新作者,光靠三分钟热度支撑到现在也差不多燃烧殆尽了。

  一路走来,萌新该踩的坑我也是一个没落,贪多嚼不烂,啥都想要结果有点收不住,以至于有些剧情虎头蛇尾。

  可以说从开头崩到现在,一度都不敢打开评论区。

  不过毕竟是我的第一本书,能水这么多也不枉我看了那么多年的重生文了哈哈。

  接下来会努力将这个句号画上,哪怕并不圆满,感谢支持过的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