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请叫我专家【2合1】(第2页)

 方镇岳伸手从桌上抹过一沓文件,举起来抖了抖:

 “来来来,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我们来研究研究另一桩旧案,看看有什么能交给法证科和法医部的亲亲同事,重做下化验的。”

 说罢,他身体往前一蹭,双脚落地,将旧案的文档发给几人阅读熟悉,路过家怡时伸手拍了拍她的背,微笑着用力点头。

 某种电流顺着眼神流转到家怡眸子里,又落入脑中。

 方sir仿佛在用眼睛对她说:易家怡,你行的!

 …

 …

 隔日下午一点半,易家怡就率先跑到1号会议室熟悉场地,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她站在讲台上,将昨晚熬夜做的备课内容又捋了一遍,站在白板前演练了一遍,才开始有人走进会议室。

 她与对方大眼瞪小眼半天,才弱弱开口:“你好。”

 青年似乎三十出头,上下打量了下易家怡,只点了点头,并没有自报家门,也没有开口打招呼,表情里多少是带着点不以为然的。

 家怡有些尴尬的喝了口水,干脆转头专心在白板上画起简笔画。

 先画一个键盘,在画一个word文档界面图……

 画好演示图后,她又低头将打印好的20份报告模式模板整理好,随即为每张桌都放一张,再转身走回讲台。

 全程低头不与任何人做眼神交流,他们都是桌子椅子而已!她怎么会跟桌子椅子打招呼呢!

 快到2点时,终于开始快速上人,仅仅5分钟内,会议室几乎就被坐满了。

 看样子每一个部门领导都对警员们的丑报告忍无可忍,非常认真的动员团队前来听课了。

 刘嘉明来时,发现办公室座位是从后往前坐的,眼看距离2点只剩6分钟,后排全部坐满,第一排却完全空着。

 他目光扫视一圈,看到一些生面孔,更多的都是有些眼熟的沙展或者督察。

 他可是代表重案b组来力挺小十一的,是以在所有人目光注视下,他大马金刀的坐在了第一排居中位。

 将后脑勺交给那些全比他官大的长官们后,刘嘉明洋洋得意的咧嘴笑,还朝家怡挤了挤眼睛。

 之后赶来的邱素珊也选择坐在刘嘉明身边,两人一边坐着发呆,一边隔几秒钟悄悄打量身边人。

 邱素珊坐下1分钟后,刘嘉明终于有些扛不住压力,朝着邱素珊笑笑后,朝边上挪了一位,低声喊了句“da,示意c位还是给邱督察坐吧。

 邱素珊能感觉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后面坐着的人看在眼里,便只是朝刘嘉明点点头,并没挪地方。

 她方才进来的时候已经扫过一圈儿,其他各组派的人,多是沙展,大概是想派队长来听课,回去后再由队长教给组员们吧。

 除了沙展外,她甚至还看到了多个文职部门的汇报上级,一位坐办公室的高级督察!大概是这位督察要常常做各种报告向下和向上汇报,所以更高级别的警司听闻有易家怡这样的分享课,把这位高级督察也给派来了。

 邱素珊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会议室里没有一个人比易家怡级别低。

 就算是同位的探员,只怕也比易家怡资深得多。

 抬头朝站在台上低头看讲义,完全不看‘学生’的小女警打量,邱素珊心情复杂。

 谚语总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在她的视野里,似乎还没有如易家怡这般常有惊喜的后生。

 正走神,会议室里忽然生出骚动,原来是黄警司来了。

 会议室里众人纷纷起身行礼,站在前面的家怡见桌子、椅子以及da都行礼了,忙也立正站好,掌心朝前向长官敬礼。

 黄sir笑着很随和的讲了两句调侃话语,便朝第一排中心位置坐去,顺便还朝后招呼,把坐到后面的三位督察叫到身边坐。

 刘嘉明非常懂事的让位,然后在家怡可怜巴巴的眼神追随下,坐到了最后一排。

 如此一来,家怡要越过一种‘桌子督察’‘凳子沙展’给刘嘉明讲课。这样眼睛老往最后一排看的话,前排的人看她,都觉得她在高瞻远瞩、睥睨未来啊。

 “……”家怡。

 黄sir非常亲切的请家怡开始她的分享课,小女警干咽一口,听方sir的话,将台下的人不当人看,目光与最后一排的刘嘉明和第一排的邱素珊对视。

 深吸口气,安抚了自己一会儿,她终于按照之前脑内排演过无数次的方式,开了口。

 坐在下面听课的人,很快便发现她讲word文档的方式,居然是按照案情分析的逻辑方式讲的。

 “当你需要强调、突出某句话时,这里是否有这样的功能呢?有,这个功能就在文档的这个位置,叫做标粗。”小女警说:

 “你可以想象文档就是犯罪现场,当你需要证据的时候,你肯定会想,我是否能在什么地方找到它呢?你会生出这样的想法,设计这款软件的人也想到了。

 “在犯罪现场,我们朝着目标去找,也常能找到证据在某个位置,它可能就叫做指纹。

 “所以,加粗功能,就是指纹。它们同样,都是一种工具。

 “一个为了完成文档,使看的人看懂,看清晰,一目了然。

 “一个为了侦破案子,使凶手伏法,无可辩驳。”

 所有学生都听懂了,哪怕是基本上没接触过电脑的老沙展,顺着这个思路一走,再看那个讨人厌的文档界面,脑内忽然就有了个立体又清晰的结构画面。

 每个按钮、功能之间都连上线,变得不那么让人无措了。

 家怡怕自己讲得不好,讲得无聊,也怕自己讲得仍使人难以理解,揣着忐忑想要寻求一些反馈。

 讲两句便会看看刘嘉明。

 刘师兄真是位顶好的学生,她每说一句话,他都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眼睛亮亮的,仿佛她讲得多么有趣、多么深入简出、多么让人有启发一样。

 小女警频频受到鼓舞,自信心渐渐回笼,声音逐渐变得洪亮,动作也舒展起来。

 讲着讲着,甚至有了些眉飞色舞的意思,语调抑扬顿挫,开始挥洒自如:

 “标题就是重点,在阅读着的视线中心,后续所有内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就像尸体是重点,在探员的视线中心,后续所有证据都是围绕它找到的……”

 擅长举例的小佳怡把所有word功能拆出,重新解释,再重新组合。

 探员们时不时被她鬼马的比喻逗得发笑,渐渐也放下了‘这玩意也需要学?’‘随便搞搞就好了,谁有空搞这种东西’的轻慢、排斥心理。

 抱着‘听起来好像不难’‘也不是那么无趣’‘来都来了’的心态,坐得稳当了许多,眼神也专注于家怡和白板之间,不再东张西望。

 大家时不时在家怡的指点下,低头看一眼她做的木板文档报告。

 发现小女警像是将所有功能都用了一遍,虽然变化有很多,好似花里胡哨的,但在她清晰的逻辑支配下,这些变化都被赋予了规律,不仅不会使读者觉得乱,反而能更清晰的阅读她提供的内容。

 视线一扫就先抓住了重点,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带着目标去阅读,轻易捕捉重点,不仅提升了读者的专注度,还加快了阅读时间。

 这时候,比较聪明、平时也有阅读习惯的人,忽然明白过来,阅读其实是一种立体的行为,而不是平面的只有从上至下或从右至左这种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