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靓警出街【2合1】(第2页)

 …

 第二天休息,易家怡睡了个大懒觉,起床到易记吃午饭的时候,她居然在店里看到了孙新。

 大陆仔正跑前跑后的帮大哥洗菜备菜切墩。

 “?”朝易家栋使眼色,大哥这才带她看了看厨房后面的小仓库,那里面大哥用来午休的小床已经换了床单,边上放着两个蛇皮袋子,敞开的那个袋子里露出一些衣物。

 “他没钱交房租,现在无处可去,早上又来送馒头,我说请他再做点酸萝卜,他放下行李就开始干活。我想了想,他会做饭的嘛,又没去处,不如就……”

 易家栋叹口气,“又多一张嘴。”

 转头往厨房看,孙新似乎也在竖耳朵听他们讲话,大概很怕再被赶走。

 目光转了下,她又看到自家后厨多出来的一些东西:四川豆瓣、各种形状的干辣椒、各种颜色的花椒……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风情罐子,大概是用来腌菜的。

 与大哥对视一眼,她小声道:“如果他做的不错,自己又愿意,就留下来吧。川菜很好吃的,让他拿出两个最擅长的菜,我们加两个正宗川菜在菜谱里揽客。”

 易家栋舒口气,现在妹妹长大了,不知不觉间,做事也会希望得到她的认可。

 “他的薪水,大哥跟他谈,由我来出。”

 “那怎么行。”

 “可以的,就这么定了。”易家怡说罢,关上小仓库房门,探头看看正红着脖子低头切墩的少年,绕过去后回头,正对上他偷瞄她的眼睛。

 “孙新。”她叫他。

 少年立即放下刀,站直了望她,如临大敌,生怕被训斥或嫌弃的拘谨表情。

 “我想吃冰粉!”她眼巴巴的用普通话道,□□弹弹甜甜凉凉的超好吃的冰粉诶,真没想到,来了香江居然还吃得到。

 难道这也是当警察的福利吗?真是意外的惊喜呢!

 孙新听懂了,不仅听懂了她的普通话,更听懂了她话音外的接纳,立即小童般露出个特别干净的笑,随即放下正做的工,翻出可食用石灰,就去找易家栋要需要的材料了。

 “做5份。”易家怡又张开五指,笑着追加。

 半个小时后,家如家俊下午休假归家,坐下便有新奇的冰粉吃。

 意外是丁宝树下午也休,背着书包顺着学生们放学的人潮,也走了进来,易家栋爽快的将自己那份冰粉给了丁宝树。

 小少年站在柜台前,猪八戒吃人参果般吃掉冰粉,带着一脸满足和幸福跑去给家如打下手。

 伴随学生放□□的,还有来买奶茶易冰乐的大长队伍。

 学生们叽叽喳喳站着,转头与朋友聊天时,身后的书包会抡起来撞另一个人,吵吵闹闹的仿佛有一万只鸭子集体出动,嘎嘎嘎嘎嘎……

 易家怡惊呆,捧着自己的冰粉走出易记,目光追着队伍出了易记,又拐向边上——真的好长。

 就这一条队伍大概就有十几个人,还有更多的学生们喜欢随大流,打听过大家在排队买某种特别特别好喝的饮料,便也跟着排队,于是队伍越来越长,居然开始转弯了。

 易家怡捧着手里的冰粉,咽了下口水。

 一杯奶茶易冰乐6块港币,50人就是300块港币,这一会儿工夫,已经有差不多五十人在排队,来来往往还有更多份奶茶要卖,这样一天要卖多少钱啊?

 光奶茶就好赚呐!

 眼睛闪烁着钞票色的光芒,她整个人有些飘飘然,直到有社牛学生妹问她在吃的叫什么,她才回神。

 “四川冰粉。”易家怡觉得,家里的甜食新品里,又可以加一份,“四川是大陆一个特别漂亮的省,古诗有云‘花重锦官城’,说的就是四川成都。易记的新品,想吃这个东西,全港仅此一家!今天第一天卖,你将成为……”

 易家怡数了数学生妹前面排队的人,笑道:“有可能成为全港最先尝到冰粉的前十个人!”

 学生妹立即表示自己要吃,家怡迅速跑回易记,在柜台上一拍巴掌:

 “孙新,我把冰粉列入咱们的特色甜点了,你再做十分吧。”

 “好。”孙新乖乖的,她说什么,他就应什么。

 家怡走到门前,拎过小黑板,缩小了5个字,在后面追写上:

 

 随即,将小黑板往门口显眼处一摆,贪吃的孩子们立即捕捉到,兜里还有钱的,便当即决定来一份尝尝。

 囊中羞涩的,则跟前后左右的好友商议,几人凑钱买一份,商量着你一口我一口的吃。

 于是,易记门口开始有人不时嚷嚷:

 “冰粉还有份吗?”

 “冰粉的购买额度还有吗?”

 奸诈的饥饿营销,瞬间引爆排队人群,搞的学生仔学生妹好焦虑。

 易家怡坐在桌边,满意的看着,欣赏着。

 孩子们,人生呢,就像买冰粉,内卷起来吧。

 直到40分钟后,排队的学生潮才褪去,这还是在易家栋和家如联手卖奶茶的情况下,好些来吃饭的食客,都要坐在堂上等易家栋有空,才能吃到自己的餐点。

 清闲些后,易家栋恍惚了会儿,目光扫过一屋子的小朋友:易家怡、家如、家俊、丁宝树,以及最新加入的孙新,才想起,哦,他们还没吃饭呢。

 这才转回厨房,叮叮当当炒起菜来。

 他端菜上桌时,孙新抽空做了盘麻婆豆腐。

 一桌人围桌而坐,比往常人都多,也比往常更热闹,有新菜,又赚了好多钱,每个人心情都很好,胃口就大。抢着吃,各个都大快朵颐,比往常吃的更香更多。

 最后撂筷子时,每个人都小肚溜圆。

 易家栋才要起身,孙新已抢先起身收筷。丁宝树立即跑进厨房,拿了刷碗抹布挤好洗洁精,做好立即开工的准备。

 “原来不是多了两张嘴,是多了两双手。”易家栋望着两个忙忙碌碌的孩子,忍不住感慨道。

 下午,多出来的两双手坐在一块儿做酸萝卜,丁宝树还好奇的问孙新是怎么被当做嫌疑人抓进去,又是怎么出来的。

 待孙新回答了他一百个问题,丁宝树又给孙新讲了自己哥哥的事。

 两个差上好几岁的少年,瞬间有了点惺惺相惜的情感,更加默契的腌起酸萝卜。

 家怡则带着家如上街买货,出发前,她还专门回了一趟家。

 在衣柜里翻来翻去,最终还是没能抵抗得了自己最强烈的欲-望,挑出前身读书时的制服,试了试发现仍能穿,便披散了长发,在妹妹的旧盒子里挑出一个深蓝色发夹,开开心心背上小包出门,她要带着妹妹去超有名的铜锣湾时代广场!

 香江高中女生的校服诶,在大陆念书,年年嫌弃校服,年年嫉妒日-本、香江、阿台的校服哇,现在终于穿上啦,梦回年少时光圆梦诶!

 踩着黑色小皮鞋,易家怡转着圈圈走出房间,心想如果再有个玛丽珍新皮鞋,胸部再小一点就更像学生了。

 “好羡慕你胸平啊。”易家怡忍不住对家如道。

 家如如遭雷劈,啊啊叫着原地跺脚,太平公主被自家大姐嘲讽了,好气气!

 出街第一时间,姐妹俩就产生了分歧。

 因为预算充足,妹妹要做港铁。

 香江在79年就有了第一条地铁,但家如平时很少出街游玩,大多数时候都在学校和家之间两点一线,偶尔出去耍,最多就是去边上旺角,骑骑车走走路都能到了,哪用得到坐地铁。

 年轻女孩对一切没试过的、少经历的都充满好奇,挥舞着八达通坚持要去地底穿梭。

 易家怡却投双层巴士一票,畅游香江怎么能坐地铁呢?那种只能看车上萎靡路人的封闭车厢有什么好坐的,前世在大都会整日整日的坐地铁,难道还没坐够吗?

 姐妹的战争,最后以几十年都没坐过双层巴士的超强执念获得胜利——易家怡以姐欺妹,成功坐上了双层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