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第聂河大撤退

此刻,前线的战事告一段落。过了没有多久,一份厚厚的关于前线三个方向的战报就送抵到了桥南岸许元胜处。

 

这里有关于战场前后部署和善后以及战争过程中所突出表现的将领和兵士以及相关队伍等,都有所呈现。

 

“厚厚的一沓子,熊总兵每逢大战,总会送来如此厚的一份战报。”

 

“过去都不敢想象,他那般冷酷的将领,会做如此缜密的事。”

 

侯坤双手呈送到许元胜面前,没有外人的时候,他也就随口把心里想的说出来了。

 

“六十万大胜军队,东方本土最大一场战争。”

 

“这份压力全系在他的身上,他自然事无巨细唯恐各方面做的不到位了。”

 

“不过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毕竟他那般年龄了,也不能要求太多了,还是按照他的想法来吧。”

 

许元胜是希望能有个独当一面,临机专断,能全权指挥一场国战的人出现,不过识想一下,在大胜这个体制下,这样的人容易造人嫉,不得善终啊。

 

他熊鲲不想如此做。

 

但自己却做了,还做的很瓷实。

 

走到这一步,退是没办法退了,只能把专权做到底了,不然一旦失败,百万将士的生命随时烟消云散,数依百亿计的银子都要石沉大海。

 

许元胜详细看完了这份战报,大概情况了然于胸,大胜的军队越打越是顺手,一些小细节也能关注到了。

 

可以说,这些新兵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形成一支军队,此刻已是成熟的军队了。

 

其中涌现的一个个名字,虽然年龄不大,其战绩完全可以大书特书了。..

 

过了半个时辰之后。

 

熊鲲,宋天德一起来了,薛泰华在北岸坐镇。

 

“许总兵有什么需要拾遗补缺的,我好传达下去。”熊鲲也是满脸高兴,毕竟此战在他看来,算是大胜。

 

“打的不错,换成是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对熊国一战,交给熊总兵,我放心,朝廷也放心。”

 

“不过我观看此战,怎么没有动用八岐国军队?”

 

许元胜微微不解。

 

“八岐国军队刚来不久,对于战场形势不太熟悉,我担心会坏了入第聂河北岸第一场大战了。”熊鲲解释道。

 

“相信我们自己的队伍,是理所当然的。”

 

“但八岐国即然作为我大胜在境外最大的附属国,也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许元胜只是略微提点,毕竟前线主帅是熊鲲。

 

“是。”熊鲲点了点头。

 

“其实八岐国十万大军没有参战,也有我的意思,不完全是熊总兵的安排。”

 

“对于和熊国一战,我们大胜的军队已经颇为熟稔,打算借此一战的经验,让八岐国军队暂时观摩学习,未来再让八岐国军队单独负责一个方向的进攻。”

 

“只是战事紧迫,此事上还没有来得及和八岐国的主将讲,是我的疏忽。”

 

宋天德主动解释道。

 

“你们心里明白即可。”

 

“八岐国是一把好刀,但也容易扎手,该用的时候不要藏着掖着,藏久了,反而会让他们心生异端。”

 

“当然现在看来,八岐国全体国民和军队还是心向我们大胜的。”

 

“这个松紧度,你们注意节奏。”

 

许元胜点了点头,对于八岐国的提防他不曾忽略。

 

在他看来最好对待八岐国的方式,是战场上令八岐国军队为大胜奋战一线,事后再给足好处,比如袋鼠国那块大肥肉,已令八岐国全体上下十分感激大胜。

 

如此反复,拿战争消减一代八岐国人,留下骨干。

 

再事后培育一代效忠大胜的人。

 

用他们的男人开疆拓土,用他们的女人不断的稀释血脉,从下一代孩童开始大肆培养忠勇无畏效忠大胜的崇高思想。

 

这个方式,已是他对八岐国的仁慈,毕竟过去他曾经想过直接覆国灭种的。

 

熊鲲和宋天德皆是点了点头,他们也知道许总兵对八岐国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所以此次才没有一上来就重用八岐国军队。

 

看来许总兵现在对待八岐国方面,已有所改观,他们也要妥善对待了。

 

不过八岐国的军队,确实是一把好刀,有仅次于大胜的战力,就是容易杀过头了。

 

用来对付投靠西方的熊国,倒是不错。

 

“另外关于对于个人的奖赏。”

 

“大致上我没有意见。”

 

“只是这个叫王鼎的,从一个小队长,直接升到千总,是不是跨度太快了,我看关于他的个人情况,只是刚入伍的新兵。”

 

许元胜从战报里,拿出一份关于封赏类的名单。

 

“关于王鼎此人,是步兵方面黄宏伟将军倾力举荐,并有不少老兵联名作保,我详细过问了关于此人的情况。”

 

“确实表现突出,有勇有谋且心向大胜之心甚是坚定。”

 

“就连负责他们的教习,对此人都大为赞赏。”

 

“所以我也就同意了,毕竟忠诚,有谋,无畏,这样的年轻人,正是我们需要的年轻一代的将官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