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林悦南兮

第671章 贾珩 就是看你热的满头汗……(第2页)

    对陈汉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如果没有这个财政负担,陈汉才能轻装上阵。

    贾珩道:“圣上,臣最近已积极备战,争取早日平定东虏。”

    许是被贾珩一番话说的又起了几分“时不我待”之感,崇平帝想了想,叮嘱说道:“你最近准备准备,南下扬州,整饬盐务,追缴亏空,这次要将用兵的银子都预备足了,还有此事不经由朝议,省得又是闹得满城风雨。”

    贾珩沉吟片刻,道:“臣将京中一些手尾处置干净,就会南下淮扬。”

    就在君臣商议走对,殿外传来内监的声音,“皇后娘娘驾到。”

    不多时,只见宋皇后在一众女官的陪同下,进得殿中,丽人身姿丰腴,雍容雅步,那张保养甚佳的艳丽玉容,浑然看不到岁月的痕迹,而秀颈之下则是低胸淡黄色宫裳长裙,大片雪白肌肤因为是夏日见着一层细密微汗,脂粉滑腻,晶莹泛光,一颗晶莹汗珠跌入深深丘壑,浸润小衣。

    “梓潼,你来了?”崇平帝看向宋皇后,轻声唤道。

    贾珩连忙压下无处安放的目光,朝着雍美华艳的宋皇后行礼,拱手道:“微臣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宋皇后打量着贾珩,春山黛眉之下,美眸妩媚流波,轻轻一笑,雪肤玉颜现出浅浅酒窝,说道:“子钰免礼,子钰与陛下说什么呢?”

    贾珩道:“刚刚圣上提点微臣朝堂的事儿。”

    崇平帝看向宋皇后,接话道:“梓潼,唤上咸宁,容妃,等会儿一起用个午膳,子钰回京以后,还不容易留下一趟。”

    既是自家女婿,也该用上一场家宴才是。

    宋皇后轻笑道:“臣妾原也是这个意思。”

    说着,吩咐着一旁的夏守忠,前去唤着咸宁公主以及容妃。

    宋皇后落座下来,秀眉之下,美眸现出一丝思索,轻声说道:“子钰回京这几天时间,在忙着什么?”

    贾珩看向对面容颜娇艳如桃蕊的丽人,老老实实回答道:“回娘娘,也没忙什么,这几天因晋爵的事儿祭了祖,与家里人团聚,再就是去衙门问事。”

    当初情急之下,搀扶崇平帝,不小心触碰了下眼前这位丽人的敏感之地,以皇后母仪天下的尊崇,别说是那里,就是手背,何

    曾被天子之外的人触碰过?

    但这桩事,他也不可能一直念念不忘。

    宋皇后螓首点了点,轻笑说道:“子钰先前一走,好几个月,回来当好好与家人团聚团聚才是。”

    说着,宋皇后秀眉之下,明眸柔润流波地看向对面的少年,语笑嫣然地问道:“昨个儿听宫女说,你去看着咸宁了?”

    听提及咸宁公主,贾珩神色有些不自然,解释说道:“嗯,与咸宁殿下说了会儿话,自在开封之后,有段时间未见,殿下风采更甚往昔。”

    言及此处,不由想起先前的罩着渔网袜的纤纤玉腿……

    宋皇后笑了笑,说道:“咸宁这次在河南,倒没少让你费心了。”

    贾珩道:“不敢当娘娘此言,殿下也帮了我不少忙。”

    就在几人说着话时,忽而殿外传来内监的声音,咸宁公主以及端容贵妃盈盈而来,此外还有一人,眉眼柔顺的清河郡主李婵月。

    咸宁公主一身广袖青裙,身形高挑,容颜明媚,步入殿中,朝着崇平帝以及宋皇后行了一礼,声音如飞泉流玉,清脆悦耳,道:“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端容贵妃与小郡主近前,也向着崇平帝以及宋皇后行礼。

    宋皇后笑了笑,伸手招呼着道:“咸宁过来这边儿坐。”

    咸宁公主点了点头,唤了一声,然后在宋皇后身旁的绣墩上坐下,清澈晶莹的目光落在那蟒服少年脸上。

    端容贵妃瞥了眼贾珩,弯弯秀眉之下,美眸闪烁,心思莫名。

    昨个儿听宫女说,这贾子钰去了咸宁寝宫,后来问了下,竟是陛下让贾子钰去的。

    陛下也真是的,两人还未成亲,就这般亲密往来,就不怕做下有失体统的事儿来?

    宋皇后笑问道:“妹妹,怎么没见着泽儿?”

    端容贵妃清眸盈盈如水,轻声道:“炜儿与泽儿听弘文馆以及翰林院的学士讲课,陛下,臣妾想着泽儿也不小了,是不是该给他单独请个老师?”

    陈汉一直十分重视皇子的教育,如唐时设弘文馆,作为收皇亲国戚,功臣勋贵子弟的教授学堂,先前的咸宁公主与小郡主就在其中读书。

    

    而皇子稍大一些,比如到了八岁,还会专门请着翰林进行教导。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容妃既有此心,让翰林院以及国子监递送名单过来,你与朕商看一番,拣选贤良方正之士,教授着泽儿学问。”

    泽儿天资聪颖,仁厚早慧,是需要重视一下教育。

    端容贵妃轻笑道:“那臣妾多谢圣上了。”

    宋皇后见着这一幕,笑意微微,看了一眼崇平帝,道:“妹妹,这天气暖和,等过几天是泽儿的生儿,妹妹想怎么给泽儿庆生?”

    端容贵妃柔声道:“他一个小孩子,如是太隆重了,反而折了福气,就是在宫中简单庆贺也就是了。”

    崇平帝道:“容妃说的不错,不可大操大办,还是以节俭为要。”

    过了一会儿,宫人奉上各式各样的菜品果蔬,杯碗筷碟,将一张红木条案摆得琳琅满目,宋皇后与端容贵妃一左一右陪着崇平帝落座下来。

    贾珩与咸宁公主、清河郡主纷纷落座,嗯,倒不是一左一右。

    崇平帝放下筷子,看向那面容清隽、正襟危坐的少年,目光温和几分,道:“子钰,这段时间看着比离京之前瘦了许多,等会儿多吃一些。”

    “多谢圣上关心。”贾珩连忙放下筷子,看向崇平帝说道:“圣上也是一样,还请保重龙体,不要太过操劳。”

    咸宁公主清声道:“父皇,先生在开封的时候,为了抢修河堤,都是吃住在河堤上,为了赶工期,甚至亲自上堤搬运土石的,等到抗洪时候,也是废寝忘食的。”

    崇平帝感慨道:“此事,朕也知道,河南黄河沿段堤堰破败不在南河之下,多亏了子钰提前抢修,才不至出大乱子。”

    这就是那些文臣不知他酬功一等伯的用意。

    听着崇平帝以及自家女儿议论着,端容贵妃也不由抬起清润如水晶的眸子,看向蟒服少年,目中的清冷之色也散去许多。

    以本心而言,这个女婿除却已有家室,论才干、人品,尚配咸宁的确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