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论文答辩,没有导师
李峰可没时间关心,什么大肠包小肠。
秦淮茹造成的影响,暂时放在了一边,卡车炮的正式量产,还面临着最后一道关卡,他要赶在暴风雨之前,拿到车载火炮的生产许可。
这将对往后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光是447厂,连同川汽红岩厂,都将因为这张许可,牢牢的捆绑到一起,红星厂卷起来,剩下两个厂就甭想趁机闲着。
一旦指标下来,军令如山,军法无情,谁耽搁了红星厂的产能,谁自己面对吃瓜落去。
京城总后勤部大楼的会议室里,嗡嗡的电流声中,悬挂在会议室顶部的风扇,慢悠悠的旋转着。
红星厂厂长李峰站在大幅军用地图前,手中握着用红蓝铅笔标记得密密麻麻的车载火炮示意图,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总参装备委、炮兵司,总后军械部的首长们围坐在铺着绿色桌布长桌旁,茶杯里升腾的热气与茶杯盖碰撞,在白色釉质上凝结出细小的水珠。
“各位首长,这是我们红星厂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车载火炮。”
李峰用教鞭重重敲了敲,悬挂在会议室墙壁上的那辆改装完成的红岩卡车炮放大照片,车厢后部焊接的旋转炮台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目前采用全机械手动操控,炮组人数由五人小组构成,分别为炮长、瞄准手(发射手)、驾驶员(装填手)、引信手(装填手),过程完全依赖人力,在内m雪地试验时,经过短时间训练,相互配合下的首发准备时间,基本控制在两分钟内。”
“其中,炮长是核心,负责指挥协调,目标的数据接收和射击的指令下达,瞄准手负责调整火炮的方向角和高低角,确保炮口的指向精准,两位装填手协力,把炮弹推送至炮膛中。”
“驾驶员除了负责火炮机动外,在到达指定位置后,从车辆侧身的弹筒中把炮弹,取出送至托弹槽中,引信手则是根据炮长指令,装填引信,调整炮弹引信时间,确保爆炸时机准确,转运臂把装备好引信的炮弹,转移至炮尾,对比当下传统牵引火炮的炮兵班组,人员构成能大幅度消减。”
“无论是战前准备,进入阵地,射击实施,到撤出阵地四个阶段,在时间上,车载火炮对比传统火炮,优势十分明显,首发出膛时间大大缩减,利用车身重量,液压驻锄,炮兵在准备阶段,不用把精力投入进挖掘驻锄中。”
会议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翻页声,会议室的众人,翻动着自己跟前的技术手册,有的推了推眼镜,有的仔细的打量着照片,闪烁着思索的目光。
无论是纸面上的参数,还是照片中的具体模样,看起来非常的亮眼,447厂研发的122毫米加榴炮,一直无用武之地,现在和红星厂的卡车炮一结合,则是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不光拥有炮弹的投送能力,在特殊情况下,加长的炮管,配合相应的炮弹,对于装甲,坚固工事等,也具有作战能力,可以说把这门炮的潜力,给完全的释放出来,做到了动态情况下的灵活应变能力。
炮兵班组,人员构成的减少,则是意味着,以往同样的一个炮兵团,在装备了这款自行火炮的情况下,战斗力,则是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好处确实是显而易见的,能来到这间会议室中的首长,都是相关领域的大拿,不缺少经历过实战,从一线提拔上来的,对于新武器,新装备的重视,让他们同时汇聚在这里,听着一个小小的厂长,在台上进行着讲解。
“故障率呢,我们不能光看到优势,新装备毕竟没有历经实战的考验,卡车与火炮的结合,也意味着日常修理维护难度的提高~!”
“以往车坏了,大不了换辆车,炮坏了,换门炮,至少还能投入作战,但这车炮结合,其中一项出现了故障,就意味着整体维修,损失了一个战斗力。”
“红岩越野卡车,据我所知,目前生产线都是新引进的,别告诉我,一点故障都没有,那我可不信~!”
一位首长眉头紧皱,目光如炬地看向李峰,掷地有声的询问道,问题很尖锐,切入的角度也十分的刁钻,优势,他们能看见,但劣势,不能一点都不提。
首长们的目光如探照灯般集中在李峰身上,邱主任默默垂下眼,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凌乱线条,整个会议室陷入令人窒息的寂静,唯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像倒计时般敲打在每个人心头。
同样处于会议室中的邱主任,这一关,他没法帮助李峰,只能靠他自己。
毕竟相比于防弹背心,只要确认防弹效果,立刻可以投入应用,车载火炮,则是一个系统性的装备,价格可比防弹背心贵多了。
李峰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迎上了提出问题的那位首长。
“首长们的担忧,正是我们厂一直重点攻克的问题,目前已经生产出来的车载火炮,在热带地区,和寒带地区经历过相关综合测试,测试的实验数据也在此次汇报中。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了双套维护体系,一方面,针对卡车部分,我们与红岩厂派出的技术团队将深度合作,炮兵配备专业的卡车维修班组,可以挑选优秀官兵,进入我们厂进行系统培训,学会快速诊断和修复车辆故障。”
“另一方面,火炮维护则由炮兵部队原有的技术骨干负责,我们还专门编写了详细的《车载火炮联合维护手册》,把卡车与火炮的常见故障进行分类标注,制定标准化维修流程。”
李峰停顿了一下,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叠厚厚的测试报告,和会议室中的首长们一样,翻到了测试数据页面。
“车辆内m雪地试验和热带实验中,我们模拟了各种极端环境下的使用场景,且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射击测试,车载火炮的平均故障率控制在百分之一点五以内,且大部分故障都能在半小时内修复,当然,我们清楚,这只是理想环境下实验数据,实战环境会更加复杂,但我们已经做好了持续改进的准备。”
“目前,戈壁荒漠环境,炮九师在替我们进行相关测试~!”
“首长们,我们可以看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牵引式火炮,能保留下来优势,将会越来越少,就如同前装炮,到后装炮,时间渐渐改变一切,车炮结合在我眼中,也仅仅只是第一代自行火炮~!”
“年纪轻轻,我发现你口气不小,还第一代自行火炮~!”
“牵引火炮扎根我军几十年,是你说取代就能取代的,目前第一代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就想着取代牵引火炮,我承认,你们厂自行研发车载火炮,是有自己的亮点,但想完全取代牵引火炮,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你张口,就能取代的了的~!”
会议室中的火药味,渐渐浓厚,可能是李峰的过于年轻,也可能是李厂长自身的学历,亦或者轧钢厂跨进这个军事装备领域,军龄并不长,就口出狂言,属实令人有些不爽。
“1916年索姆河战役,马克沁机枪让步兵冲锋成了绞肉机,1939年波兰战役,闪电战让骑兵马刀成了博物馆展品。”
“航空母舰,从一开始,由商船或者巡洋舰改造而成,经过一代代发展,走到了如今,已经看不到任何国家再对战列舰再进行任何投入~!”
“战列舰也没有犯下任何错误,但就是从航空母舰出来的那一天,它就代表着,已经落入了~!”
“荒缪,……!”
只谈弊端,不谈优势,对于李峰来说,那肯定是不会接受的,红星厂的缺点,就是因为入行时间短,但引进红岩越野卡车的时间,不是李峰可以决定的。
“请听我说完!”
“火炮也是如此,就目前来看,传统炮兵,在对弈装配车载火炮的炮兵时,已经全面落入下风~!”
李峰的声音穿透喧嚣,打断了那位首长的发言。
“传统牵引火炮从展开到射击最快也需要20分钟,我们的车载火炮只需2分钟,敌方还在挖驻锄,我们的炮弹已经砸到对面阵地上,更别说122毫米加榴炮的平射能力~!”
李峰抓起桌上的茶杯,茶叶水倒进垃圾桶中,直接把杯子倒扣在桌面上,手指头则是比划成了炮弹,
“这就是混凝土工事,用传统火炮需要覆盖射击,而我们一发破甲弹就能达到有效杀伤,甚至不用战士用人命,扛着火箭筒,拼命凑到跟前,抵近射击!”
手指头轻轻一戳,茶杯坠入地面,发出了清脆的声响,随后应声而碎,他口中的坚固的碉堡工事,仿佛也成了这般模样。
目光中有着浓烈的自信,此时的脑海中,李峰不知道闪过谁的影子,那些目眦欲裂的战友,无奈看着,换下来一发又一发的哑弹,亲眼目睹,子弹钻进胸膛的一霎那。
胆大包天的厂长呐,胆敢打断首长的发言,但邱主任这边偏偏松了口气,但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
如果车载火炮确实没用,他又如何会同意,拨了几十辆卡车和火炮,送至红星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