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功名




                开春之际,万物复苏。



    贺周知果然去报了春考,只是以他的年纪,自然引得不少异样目光。



    对此,贺周知早有预料。



    他遵循宋启山的嘱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一心一意写自己的文章。



    时值梁国新皇登基,对科举十分注重。



    近两年哪怕只参加县试,题目也有不小难度。



    再加上后面还有府试,州试。



    要连过三关,位列一等,二等,才算考中秀才。



    以至于许多郡县每年过关人数,屈指可数。



    初次坐在考场上,贺周知自然有些紧张。



    等考卷发下来,看到上面的题目:“教化百姓当以礼还是以法为先?”



    不知道为什么,见了题目,紧张的劲头反倒松弛下来。



    手持毛笔,思索片刻后,贺周知挥毫写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洋洋洒洒数百字,引经据典,一挥而就。



    待写完后,他拿着考卷走出去,才知自己是第一个交卷的。



    负责县试的,乃临安县的县太爷。



    看到贺周知过来交卷,这位二甲进士出身,却在临安县十年没挪过窝的县太爷,眼皮微微上挑。



    “如此之快,岂非儿戏?”



    贺周知知晓对方身份,连忙拱手行礼:“回大人的话,学生并非儿戏,已认真作答!”



    县太爷温修文伸手接过考卷,微微扫了眼,随即轻咦出声。



    原本靠在木椅上,如今身子却不由自主直了起来。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一边看,一边轻声念着。



    贺周知不敢问,也不敢走,只能在那站着。



    许久后,温修文看完了整篇文章,却没立刻说话。



    又过了会,他才抬头看向贺周知。



    “此前并未见过你,为何到了这个年纪才来参加县试?”



    贺周知虽然从他的表情,看出县太爷对自己的答卷应该算是满意,却也不敢怠慢,回答道:“学生以为天下人才济济,所以一直在家读书,直至今日方敢来搏一搏前程。”



    “人才济济?”温修文下意识嗤声。



    若真是人才济济,他这位二甲进士,又怎会在临安县待十年之久。



    十年来,临安县在他的治理下,民风朴素,税收圆满。



    功劳未必有多大,却也算得上佼佼者。



    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得。



    那些尸位素餐的老爷们,已经把位置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