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乐善铭(第2页)

 众人纷纷躬身,向唐婉清行了一礼,便迫不及待地小跑回自己的位置,迅速投入到接诊中。

 一旁负责开药方的药童,也忙得不可开交,手中毛笔在纸上奋笔疾书,沙沙作响。

 “好了,咱们也回去吧。”唐婉清看着井然有序的义诊队伍就轻声吩咐道。

 “是,奴婢遵命。”主仆五人重新坐上马车往城里飞奔而去。

 将军府书房内,叶凛萧身着一袭玄色劲装,正专注地翻看着星澜带回来的信件。

 不远处,祁长生坐在软榻上。

 他一坐定,就掏出一把小巧的铜镜,左顾右盼,眼睛里满是藏不住的得意。

 一会儿摸摸自己的头发,一会儿又凑近镜子,仔细端详着自己的脸,每瞧一眼,嘴角的笑意便更深一分。

 星澜坐在一旁,原本正美滋滋地啃着点心。

 一抬眼看到祁长生这副模样,瞬间惊得瞪大了眼睛。

 手里的点心都忘了往嘴里送。

 就那么直愣愣地盯着祁长生,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祁先生,”星澜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结结巴巴地说道。

 “这……这世界上真有返老还童丹啊?

 您瞅瞅您这头发,黑得发亮,跟绸缎似的;

 再看看您这皮肤,白里透红,光滑得连个褶子都没有。

 我的老天爷啊,这也太神奇了!”

 从回府瞧见祁长生的那一刻起,星澜就被惊得合不拢嘴,此刻更是忍不住问道。

 “哼!小子,老夫就不告诉你。”

 祁长生斜眼瞟了瞟星澜,故意吊着他的胃口,眼里满是促狭。

 星澜一听,腮帮子气得鼓鼓的。

 一口将手里剩下的点心塞进嘴里,气哼哼地嘟囔道。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说拉倒,我还不稀罕听呢!”

 这时,书房外传来清朗的声音:“主子,属下有事求见。”原来是星耀。

 “进来吧。”叶凛萧一边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桌上的信件,一边回应道。

 星耀推门而入,先是恭敬地俯身行礼,而后神色认真地禀报道。

 “唐姑娘昨日被陛下册封为郡主。

 今日唐姑娘带领着八名京城的郎中在城门口开展义诊。”

 “哎呀呀,这个丫头可真是不错!”

 祁长生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伸手摸了摸下巴,赞不绝口。

 “做的都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心地善良,连收的丫鬟都各有本事,手艺真不错。”

 叶凛萧闻言,微微一怔,心里暗自思忖:义诊?这丫头行事还真是出乎人意料。

 随即,他神色一正,看向星耀,问道。

 “那几个郎中的底细可都调查清楚了?他们是心甘情愿参加义诊的吗?”

 “回禀主子,属下已经仔细打听过了。”

 星耀赶忙将自己所掌握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哎呦呦,怎么还扯到老夫身上了?

 药方,什么药方啊,老夫可没有。”

 祁长生一听,连忙摆手否认,他最烦这些琐碎的事情。

 叶凛萧看着还对着镜子顾影自怜的祁长生,冷冷地抛出一句。

 “唐姑娘手里的药方,似乎也不比你少。”

 “那倒是哈!哈哈哈!”

 祁长生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咧嘴大笑起来。

 “老夫这就去凑凑热闹,看看他们的医术到底如何。

 哎,换了这张年轻的脸,可真是有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没人能认出我来。”

 说罢,也不管屋内其他人作何反应。

 就像个顽童似的,站起身来,兴冲冲地朝着门外跑去。

 “主子,唐姑娘怎么就成了郡主了?”星澜一脸好奇。

 星耀看了一眼叶凛萧,见自己家主子在想心事。

 就把这几天京城里发生的事情给星澜说了一遍。

 叶凛萧坐在书房中,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显然正沉浸在对唐婉清被册封郡主一事的思索之中。

 他心中暗自分析,皇上这步棋不可谓不精妙。

 利用唐婉清这一契机,成功促使京城里其他府邸纷纷自愿施粥。

 想来皇上早有筹谋,除夕宫宴之时,各个附属小国都会进京朝拜。

 届时,城中若有冻死饿死的百姓,必定有损大炎朝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