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江宁亲自将方正化送到门外,才转身返回府中。

他望着桌上摆放的蟒袍和诰命夫人的服饰,不禁感慨,朱兄这对自己真是好得没话说。

就在这时,柳若烟轻轻拿起那件蓝色蟒袍,对着江宁上下比划起来。

江宁见状,笑着说道:“那我穿上试试。”

说罢,在柳若烟的侍奉下,江宁换上了蟒袍。

一旁的柳若烟和柳青烟顿时眼前一亮,双眼泛光,齐声称赞道:“相公穿起来真是太合适了,显得英武不凡!”

听着两位夫人的夸奖,江宁不禁开怀笑了起来,颇为得意地说道:“那是,就算不穿这身蟒袍,你相公我也是英俊潇洒、气度非凡。”

接下来的几天,江宁安心待在家中,陪伴着两位夫人,也捎带孝顺师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五军都督府上下一片繁忙。

陈策和沈有容频繁召见京营将领,详细询问大军出征的各项事宜。

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领兵作战积累的宝贵经验,耐心传授给众人。

与此同时,六部也全力运转起来,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出征所需的一应事务。

然而,身为此次出征主将的江宁,却显得格外清闲。

……………

有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杨涟与左光斗二人,经过上次那一顿廷杖,紧接着又被温体仁整治了一顿,现在直接告病在家。

在杨涟府中的书房里,杨涟正来回踱步,神色焦虑,左光斗则一脸复杂地坐在一旁。

过了片刻,杨涟开口说道:“此次四川重庆府被叛军攻陷,江宁身为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难辞其咎,本官打算上书弹劾他。

共之,你可愿随我一同上书?”

左光斗听到杨涟的话,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大洪啊!

此次重庆被叛军攻陷,这事怎么能算到江宁头上呢?

毕竟江宁人又不在四川。”

杨涟闻言,冷哼一声,说道:“半年前,江宁就开始着手布置了,为此消耗了无数的钱粮。

这件事情,他又怎能脱得了干系?”

听到杨涟这般言论,左光斗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大洪啊,咱们最近还是别再上书弹劾江宁和魏忠贤了。

你仔细想想,自江宁入朝为官以来,咱们屡屡弹劾,可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东林门人损兵折将,如今更是势力虚弱到了极点,何曾从江宁手中讨到过半点好处?”

杨涟听了这话,脸上露出愤怒之色,说道:“江宁、魏忠贤这两个祸害,靠的就是栽赃陷害、欺上瞒下,蛊惑皇上,本官又怎能坐视他们继续如此行事?”

左光斗神情复杂的看着杨涟说道:“大洪啊,刚开始的时候我跟你的想法差不了多少。

也想靠自己的努力,扳倒江宁,辅佐皇上,干出个样来。

可是,后来才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我错就错在始终摆不清自己的位置。

往文里说叫好高骛远,往俗里说就是找不找北,就怕满朝文武看不起我,整天想着不切实际的事情。”

他稍作停顿,接着感慨道:“再回过头看看江宁,自他入朝为官这一年时间,做了多少实事。

如今国库充实,辽东传来大捷,京营改制也初见成效,已然有了可用之兵。

百姓们更是纷纷称赞天子圣明,满朝皆是忠良之士。

这些实实在在的功绩,我们可不能视而不见呀!”

杨涟听到左光斗的话,满脸的不敢置信,说道:“共之,你可还记得我们入朝为官的初衷?

怎么如今竟也和邹先生一样,替江宁说起话来了?”

左光斗苦笑一声,说道:“起初,我对邹先生的话并未放在心上,如今想来,先生看得比我们透彻得多啊。

我们错了,错得离谱,而且是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