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架起锅子煮道理(第2页)
做完这些,温体仁转头笑着看向江宁,说道:“江大人放心,这两人如此不知轻重,下官定要好好整治整治他们才是。”
江宁听完,不禁竖起大拇指,心中暗自感叹,老温确实够狠。
完整的大明律,那得多少字啊?
而且就给两天时间,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这俩人就算两天两夜不眠不休,恐怕也抄不完。
更何况老温还放话要亲自检查,以老温那堪比人形计算机、甚至如同连接了云端数据的记忆力,要是他俩敢耍什么花招,一眼就能被看穿。
这时,温体仁笑着说道:“江大人,既然您今日大驾光临都察院,不妨给都察院的一众官员讲上几句,如何?”
江宁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有些尴尬。
他本就是闲来无事过来串串门,哪曾想现在还要上台讲话。
可看着温体仁那一脸热情的模样,实在不好拒绝,生怕寒了自家小弟的心,于是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江宁在温体仁的引领下,带着田尔耕走进办公直房。
不少东林党官员见江宁现身,顿时坐立难安。
毕竟江宁“搅屎棍”的名号,在京城内外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日他竟突然来到都察院,众人心里怎能不害怕。
江宁并不知道在场官员此刻的心情,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本官今日恰好路过都察院,承蒙温大人盛情相邀,便来与诸位同僚讲上几句。”
说罢,他朝着首座走去。一旁的阮大铖赶忙站起身,亲自为江宁沏茶。
温体仁站在一旁,笑着说道:“江大人平日日理万机,百忙之中难得有此闲暇,本官便借此机会,请江大人为诸位同僚指点一二。”
一众官员听闻,脸上挤出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只见江宁站起身,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而后说道:“诸位大人,你们都察院肩负着监察百官、监督朝政的重任,乃是握有实权的衙门。
虽说我大明朝一向从不因言获罪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胡乱栽赃、诬陷他人。
就拿杨涟、左光斗二位大人举例,仅仅一年时间,他俩弹劾本官以及东厂魏公公的奏折,就多达700余份,可最后查证,竟都毫无实据。
大家不妨想想,倘若将这些精力放在别处,不知能揪出多少贪官污吏,让天下多少百姓免受其害。
然而,他二人却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整日一门心思地找本官和东厂魏公公的麻烦。
不过,老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真金不怕火来炼’,本官行得端、坐得正,自然不惧他二人弹劾。
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二人就可以如此胡搅蛮缠。
本官初入朝堂时,任职于锦衣卫,如今除了执掌锦衣卫,还担任京营总督、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算是武将。
但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同为大明官员,自当辅佐天子,安抚黎民,为百姓谋取福祉。
须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苍天难欺。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种地。”
这时,站在一旁的温体仁和阮大铖纷纷鼓起掌来。
温体仁开口称赞道:“江大人,您这句话讲得实在深刻。
诸位同僚都应当铭记于心,时刻警醒自己。”
听到温体仁称赞,江宁不禁一阵咳嗽。
他心里清楚,自己可不像那些饱读四书五经、才高八斗的文人,刚才不过临时发挥,随便瞎扯了几句,实在不敢再继续讲下去了。
随后,江宁随便找了个借口,便匆匆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