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粮价疯涨(第3页)

毕竟当年他可是扳倒了严氏父子,在朝中的名声也算不错。”

朱由校看着自家这个单纯的弟弟,不禁叹了口气,说道:“五弟,你有所不知啊。

当年严氏父子权倾朝野,实际上不过是世宗爷用来制衡满朝文官的棋子罢了。

只是后期严氏父子愈发贪得无厌,引得天怒人怨,世宗爷这才不得已下令处死严世蕃。

但要说起来,这徐阶比起严世蕃和严嵩可要可恶得多。

严氏父子把持朝政十几年,虽说国库一直不怎么充盈,却好歹还能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严氏父子贪墨的钱财,十两银子当中,有二两是上交给世宗爷,另有四两充入国库,剩下的四两,他们和手下党羽自行瓜分。

虽说贪污导致国库有些亏空,但官员的俸禄从未短缺,遇上天灾或是地方起义,国库也还有银子应急,朝廷也能照常运作。

可这徐阶老匹夫就大不一样了。

他扳倒严氏父子之后,贪墨的程度比严氏父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松江府改稻为棉,大肆兼并土地。

就连严世蕃在他面前,恐怕都得尊称一声‘大哥’。

徐阶及其党羽贪墨十两银子,只给国库上交三两,自己却私吞六两,仅仅给百姓留一两。

而且,他们压根儿就不向世宗爷供奉银子。

到最后,朝廷一旦需要用钱,国库便亏空得厉害,世宗爷也没有额外的银子补贴国库。

当初从严氏父子手中拿到的那二两银子,到最后基本都补贴进国库了。

可徐阶这个老东西和他的党羽,只给百姓留一两银子,就这站着把钱赚了,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忠君爱国、体恤百姓疾苦,简直无耻至极!”

江宁算是把其中的门道看透了。

严嵩、严世蕃父子在那十几年间,充当着嘉靖皇帝制衡朝堂的“打手”,背了这么久的骂名。

他们贪墨搜刮来的银子,除了和党羽们分了,剩余的一部分确实充实了国库,另一部分也进了嘉靖皇帝的腰包,如此一来,好歹还能维持着朝廷表面的运转。

可谁能想到,到了徐阶这儿,情况愈发恶劣。

这老东西比起严氏父子,贪婪程度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仅将大量财富中饱私囊,还丝毫不把嘉靖皇帝放在眼里。

也不孝敬银子,又致使国库亏空,官员俸禄都时常拖欠,朝廷的正常运作都成了难题。

嘉靖皇帝自己也因徐阶等人的作为,没了额外的银子补贴国库。

徐阶他们仅仅给百姓留下勉强糊口的“活命粮”,却反而在世人面前落得了个好名声,实在是让人气愤不已。

朱由检听完自家大哥的讲述,顿时气得脸色涨得通红,忍不住骂道:“这狗日的徐阶,简直不是东西!

这些读书人,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大哥,那你说现在该咋办?

要不直接调兵,把这粮铺抄了,然后弟弟亲自跑一趟松江府,将徐阶的九族都给灭了,再把那老东西掘墓开棺,挫骨扬灰!”

听到朱由检这极端的话,朱由校赶忙上前,一把捂住他的嘴巴,说道:“五弟,你别冲动,这事你就别操心了,大哥自有打算。”

说完,朱由校转头看向江宁,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说道:“江兄,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可都在你肩上担着呢。

如今这事儿,你说该如何是好?

朕全力支持你。”

江宁听闻,顿时愣在了当场,心中暗自叫苦:这事儿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