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派兵遣将,准备武举(第2页)

孙承宗以为江宁要抽调卫所军和京营。在他看来,如今大明的京营,就算还没烂到骨子里,也相差无几了。

而卫所军呢,境况也就比乞丐稍强一点,说白了就是一群拿着兵器的庄稼汉,真要派上用场,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江宁摇了摇头,解释道:“孙阁老,我并非要抽调卫所军和京营,而是计划招募新军,重新编练一支精锐部队前往辽东。

之后,再把辽东的将领打乱顺序调回内地,这样一来,既能锻炼新军的实战能力,又能削弱辽东将门的势力。”

孙承宗听后点了点头,认可道:“办法是不错,可招募新军、编练精兵,还能削弱辽东将门势力,只是所需的银两,国库恐怕难以支撑。”

江宁笑着回应:“国库的银子,我来想办法。

不知孙阁老对我的这个提议,觉得怎么样?”

孙承宗神情复杂地看着江宁,在他心里,一直把江宁当作晚辈。

江宁忠心皇上、忠于大明,一心为公,除了偶尔做事不太靠谱,手段有时不太光明之外,其他方面都很出色,总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随后,孙承宗开口说道:“既然江大人能够解决银两的问题,那老夫便助你一臂之力。”

接着又说道:“满桂、赵率教、何可刚这三人,皆一心向大明,是当下不可多得的猛将。

稍后,老夫便以内阁的名义下令将这三人调回。

接下来的事情,就全靠江大人了。”

江宁听闻满桂、赵率教、何可刚这三人,心中一阵欣喜。

要知道,在历史上,这三位可都是对大明忠心耿耿,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忠臣,而且每一个都骁勇善战。

最后,一旁的袁可立忍不住提醒道:“江大人,你一心为国,这份赤诚老夫明白。

但这么做,恐怕会与满朝文官和勋贵为敌,到了关键时刻,就算是我们三人,也未必能护得住你周全。”

江宁笑了笑,神色坚定地说道:“多谢袁阁老关心,下官无所畏惧。

哪怕前方千难万险,我也定要踏出一条路来。”

随后,江宁起身告辞。薛国观赶忙一路将江宁送出门外,走到偏僻处,薛国观小心翼翼地开口提醒道:“江大人,您一心为公,下官打从心底里钦佩。

可编练新军这事,意味着必定会得罪勋贵。

况且满朝文武大多都不想看到天子重掌兵权,这里面牵扯到的文臣武将的利益错综复杂,暗藏凶险,实在艰难啊。”

江宁笑着打趣道:“老薛,怎么,你怕了?”

薛国观赶忙摆了摆手,急切说道:“下官如今能施展平生所学、实现抱负,全仰仗江大人的栽培提拔。”

紧接着,他一脸认真,语气坚定,“不管前路有多少风雨,下官都陪着江大人走这一遭!”

江宁嘴角含笑,心里暖意微生,面上却只轻松道:“有你这份心意就够了。”

说罢,二人互道珍重,就此告辞。

最后,江宁回到锦衣卫政府司衙门,立刻派人将田尔耕、许显纯、猛如虎、虎大威、李若琏,以及曹文昭、曹变蛟、孙传庭、卢象升全都召集了过来。

看着大堂里的这些人,江宁心中顿时涌起万丈豪情。

这么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人齐聚麾下,要是自己还畏畏缩缩、瞻前顾后,那可真没脸见人,还不如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紧接着,江宁开口说道:“如今恩科即将开考,卢象升、孙传庭、曹文昭、曹变蛟,你们四人都有机会上榜。

但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全力以赴、用心去考。

等你们四人中榜之后,本官会将你们留在京城任职,委以重任。”

听到江宁这番话,几人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学生(末将)多谢江大人栽培之恩!”

江宁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上前一一将众人扶起。

这时,一旁的猛如虎和虎大威神情显得格外激动。

江宁见状,笑着说道:“大虎、大威,我知道你二人一心渴望投身军旅。

此次恩科,你俩也去参加,一定要全力以赴,博个好前程,日后好成为我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