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棣:大不了跪下来认错(第2页)

 .....

 宋朝。

 正在高粱河飙车的赵光义,被苍穹之下忽然亮起的天幕给吓了一跳。

 好悬没有直接从驴车上飞了出去。

 好在他车神的名号也不是浪得虚名,很快就又把控好了方向。

 但这偏离的轨道,却让一支箭不偏不倚的射在了他的屁股之上。

 “啊,痛痛痛痛!!朕的屁股中了一箭!”

 .....

 大明洪武五年!

 应天府。

 “标儿,快来快来,那天幕终于亮了。”

 朱元璋不由分说,一把拉住了自己的好大儿来到了屋外。

 “好家伙,咱等了了这么久,这玩意终于有点反应了。”

 “父王,爹,你慢一点。”

 朱标满脸无奈的看着兴奋不已的朱元璋。

 “刘伯温那老王八蛋,还说什么学究天人,咱命令他研究这天幕。”

 “他倒好,整整三个月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依咱的看法,就应该砍了他,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爹,你又来了,咱们不是都说好了不提这茬了嘛。”

 朱标抿了抿嘴,感觉有些心累,也不知道为什么爹就是看刘先生如此不顺眼。

 找着个由头就想发难。

 要不是娘拦着,刘伯温尸身都要凉透了。

 “不提就不提。”朱元璋目光落在朱标身上,虎目之中难得闪过一抹温和。

 他这一生受尽了苦难,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到了如今,也唯有他的妹子和他的好大儿朱标能够触及到他心底里面最柔软的那部分。

 朱标目光看向了苍穹,眉宇之间有些许的忧愁。

 未知事物的出现本就让人难免心底担忧。

 更何况他还是这新生大明朝的太子,对于许多事情自然就想的更多了。

 似乎是看出了朱标心底的担忧,朱元璋凝声道。

 “标儿可是在担忧天幕?”

 朱标点了点头,如果是在其他人面前,他自然会掩饰自己内心所想,但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他无需任何隐藏。

 “爹说的不错,咱们大明建国才没多久,北方那边蒙古也没有完全平定,国内也满目疮痍,处处都要治理。”

 “这天幕此时出现,儿臣实在不知对我大明来说是福是祸。”

 “万一有心人利用这天幕,必定再起动乱,儿臣这心实在难安。”

 朱元璋摸了摸朱标的头朗笑一声,看向天穹的目光悠悠,像是在回忆什么。

 “想当年,你爹但凡有一晌薄田,一口饱饭吃。”

 “这世上便不会有朱元璋,取而代之的便是一个整日在田间劳作,伺候田地,安分守己的朱重八。”

 “可元廷无道啊。”

 “咱永远都记得咱十六那年,那一年初六咱爹死了,初九咱兄弟也死了,十九咱娘也没了。”

 “短短一个月内,咱没了全家。”

 “咱爹咱娘,咱的兄弟,你的大伯叔叔他们都是活生生饿死的。”

 “可恨的是,咱连块埋爹娘的地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