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自污名声(第2页)

 “你跟你爹这么一闹,如果将来李适输给你的银子多了,他都不好意思出来帮忙说话,最终也只能是独孤氏用他的私房钱还了是吗!”崔氏说道:

 “对吗!况且儿也希望大家都传儿的不是,当大家都以为儿的名声彻底臭不可闻之时,也就没有人会去考虑儿有那个想法了不是!所以将来有那个想法的人不但不会提防着儿还有可能拉拢儿一起干那事呢!等到他上位了之后反正儿的名声是臭的,他们就可能将所有事情都推给儿,只不过嘿嘿嘿螳螂捕蝉罢了!”李邈说道:

 “小兔崽子所谋不小啊!居然学会自污名声自保了!不过也是这个年头名声要是坏了可就是自断后路了,可你又能如何将名声扳出来呢!难道就依靠将来的那些所谓的大儒辩经吗?”崔氏问道:是的他还是感觉这事不太靠谱,因为这个年代名声就是命啊!甚至比命还重要!

 “阿娘想过没有!叛军的事情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被叛军波及到的百姓接下来最需要的是什么,儿将来如果能够给他们提供他们想要的什么的话,那么儿之前做过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毕竟儿没有伤害过他们的利益,儿伤害的多半是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并且随着战争的推移,我大唐周边所有番邦都会虎视眈眈甚至跟着异动的,阿娘知道汉武帝晚年干了那么多混蛋事,可百姓们哪怕就是史书对他的评价也从来都不是负面的是为什么吗?因为这片大地上有一个奇怪的法则,那就是考验帝王身后功绩的从来都不是他施了怎样的仁政,而是他是否为这个民族开疆扩土过!他是否让周边的异族万国来贺马首是瞻过,他是否让这个国家的百姓永远都高其他番邦的一等过!太宗皇帝做到过,现在的曾祖陛下也做到过,那么儿为何就做不到呢!只要儿做到了这些甚至比太宗皇帝做的还好,试问哪一个史官敢在史书上说儿的不妥之处?”李邈问道:是的他没说等将来儿把这些千年世家都给连根拔起,就跟黄巢一样,到了那个时候史书上又会如何评价你儿子呢!

 “儿啊!你这志向有点远大了吧!奥娘是说你的志向是好的,可是这……叛军的问题都难以解决其他的事情!也不是娘的意思是你还太小!”崔氏说道:

 “娘放心好了!要是阿娘不相信的话就看儿带兵去了睢阳城之后的结果罢了!”李邈也明白别说自己说那话了,就是现在李隆基说那话大家都不相信了,毕竟叛军就在潼关城外呢!你倒是先解决了他们啊!要知道这不是还跟回纥借兵呢吗!这就是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表现对吧!可李邈却说道:

 “你小子可不要为了立功盲目的冲锋把自己的小命给丢掉啊!”崔氏马上拦着说道:

 “阿娘放心好了!儿又不是傻子,阿娘以为儿能弄出来那么多好东西是个傻子不成!”李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