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干啥啥不行,要不你去学厨艺?

宋书葆笑得洛雪瑶心里发颤:“军营里好多姑娘小伙,还有种田种地的农户,都是晚上来读书识字的。夜校时间不长,每晚只上两个时辰,洛小姐你是今晚来,还是明早来?”

 洛雪瑶:我……我既不想熬夜,也不想起早!

 灵机一动,洛雪瑶赶紧提另外一件事。

 “宋先生,我看咱们书院的窗子都是纸糊的,夏天开窗有蚊蝇,秋冬有寒风,着实不太方便。我打算给咱们书院先安装一批纱窗,再在冀州开个琉璃厂,专门烧琉璃,给书院换上琉璃窗。”

 “纱窗?琉璃窗?”

 宋书葆的眼睛先是一亮,随即苦苦一笑:“洛姑娘说笑了,纱窗价格昂贵,小小书院哪里用得起!”

 只有高门大户才有钱安装冷布做的纱窗,一匹冷布的价格能买三匹粗布。

 平民百姓家,有那个钱还不如自己去拔两把艾草烧一烧。

 洛雪瑶笑道:“这个无妨,我自有办法。我家有一本古书,里面写了许多秘法,其中就有冷布和纸张的改良方子,用那种办法做出来的纸张成本能降九成九!”

 “当真?”

 宋书葆激动得嘴唇都哆嗦了。

 读书其实就是贵在笔墨纸砚上,尤其是纸。倘若把这个价格打下来,那就有更多的孩子可以来读书。

 其实现在书院的束修已经定得很低,但该给老师们发的月俸却不低。

 书院里还有那么多军属来学习,这笔庞大的费用,宋书葆是担心洛家负担不起。

 这政策原本很得民心,可倘若进行不下去,那就会适得其反,也让百姓们怀疑起义军。

 如今听说洛雪瑶有改良纸张和冷布的方子,她还能烧琉璃,宋书葆的一颗心立马放进肚子里。

 洛家老三是个商业奇才,她妹妹手里的这几个方子,要是他不拿去赚个千八百万回来,那都算他前几年的生意白做了!

 宋书葆心里门儿清,这次起义打着裴家军的名号,实则成败关键在洛家。

 只要洛青川能赚到钱,这场起义就赢了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