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十枣汤(第3页)
甘遂疾步上前按住将军腕脉,指尖金光探入寸关尺。忽见患者手少阴心经窜起紫黑之气,在神门穴凝成骷髅形状。"糟了!水饮凌心!"他想起吴鞠通在《温病条辨·痰饮篇》的警示,急催真气护住将军膻中穴。
芫花突然扯开将军战袍,露出左胸碗口大的溃疮。疮口涌出的不是脓血,竟是混着枣渣的黑色泉水。"这是悬饮症逆传心包!"她腕间银针已结成北斗阵型,"需用十枣汤先逐水邪,再以安宫牛黄丸开窍..."
城楼突然剧烈摇晃。甘遂怀中的枣丸腾空而起,在半空幻化出大戟虚影。那虚影心口空洞处,正与将军的溃疮位置分毫不差。芫花猛然醒悟:"当年大戟的半心...竟在这位将军祖辈体内传承了五代!"
子夜·玄武湖药舫
甘遂将十枚古枣投入丹炉,炉火映出他眉心的黑气。芫花正在船舱以《针灸大成》中的"鬼门十三针"封住将军奇经八脉,每下一针,发间玄铁簪便暗淡一分。
"你可知十枣汤真正的秘密?"
丹炉突然传出大戟的声音,"《金匮要略》记载的'平旦温服',不是因药效,而是我们三人需借日出时阴阳交泰之力调和。"
芫花手中银针突然弯曲如钩。将军背后浮现出汴京水蛊案的灾民、扬州疫病的冤魂,最后定格在建安三年的南阳杏林——原来这将军正是张仲景后裔,血脉中藏着封印药灵的契约。
甘遂突然割破手腕,金色药血浸透枣丸:"大戟以半心为媒,我便以全魄为祭!"炉火霎时化作青龙白虎之形,这是《黄帝内经》记载的"四象炼丹术"。芫花见状咬破舌尖,喷出本命精血在玄铁簪上,簪身顿时浮现出《本草纲目》失传的"三药同修图"。
将军突然睁眼,瞳孔中游动着十枣汤的配伍符文:"原来我张家世代将门,是为镇守你们三人的天地因果..."话音未落,整艘药舫腾空而起,船舷木纹竟都是《伤寒论》的篆文。
寅时·紫金山巅
暴雨倾盆而下,甘遂与芫花各执枣丸一端,将军胸口的溃疮已成漩涡。天际雷光中浮现大戟完整的魂魄,他心口琉璃心与甘遂掌中枣丸共鸣,奏出《难经》记载的"五运六气歌"。
"就是现在!"
芫花将玄铁簪插入漩涡中心。甘遂催动千年修为,十枚枣丸化作流光没入将军七窍。霎时山摇地动,《温病条辨》的经文字句如金蝶飞舞,在雨中织成巨大的"三焦辨证图"。
将军呕出黑血,血中游动的竟是微型黄河与扬子江。大戟魂魄突然伸手探入自己心口,扯出半卷闪着金光的《伤寒杂病论》残页:"这才是真正的十枣汤方——以爱为枣,以憾为引,调和千年因果!"
芫花突然纵身跃入药鼎,发间玄铁簪化作十枚枣核:"张先生当年说的甘缓之法,原来是要我们互为君臣佐使..."她周身绽放的芫花与甘遂的金芒、大戟的玄光交织,在将军头顶形成太极阴阳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代·某中医抗疫实验室
穿防护服的研究员举起晶莹的枣形胶囊:"根据十枣汤改良的新药,通过纳米技术包裹甘遂、大戟、芫花提取物..."突然,培养箱中的类器官模型发出微光,隐约可见三缕灵气缠绕成dnA双螺旋。
窗外玉兰树上,并蒂开了三朵异色花:紫似芫花,金如甘遂,玄若大戟。风过时,花瓣飘进翻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恰好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章节...
————————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莞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三药等分为末,每次0.5~1g,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每日1次,清晨空腹服用,得快利后,食糜粥以养护脾胃)。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鞭,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脉沉实。
【证治机理】证因水饮壅盛于里,停滞胸腹,或泛溢肌肤所致,为水邪壅盛之实证。水饮停于胸胁,气机阻滞,则胸胁作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饮上迫于肺,肺气不利,则咳唾短气,引胸胁疼痛;水气犯胃,胃失和降,则干呕、心下痞鞭;水饮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若水饮壅盛,泛溢肌肤,则一身悉肿;水阻气滞,饮邪不得下泄,则腹胀、二便不利;弦主饮,沉主里,饮邪结聚在里,故脉沉弦。此证水饮壅盛,邪实病急,治当攻逐水饮,使水邪速下。
【方解】甘遂、大戟、芫花三味皆为攻逐水饮峻烈之品,其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泻脏腑之水邪,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逐水之力甚强。但三药皆为有毒之品,易伤人体正气,故方中配伍甘温质润之大枣,缓解三药之峻烈,消减三药之毒性,顾护脾胃,培土制水,祛邪不伤正气。本方峻下逐水,却以“十枣”命名,彰显攻邪勿忘扶正之旨,正如《医方论》所言:“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之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本方为体现峻下逐水法之代表方。
【配伍特点】主以峻下逐水,佐以甘缓补中。
【方歌】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