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陈绍常的难处
边务督办公署,议事厅。
督办陈绍常站在窗边,双眉紧锁地注视着外面。
身后站着他的事务官,正在简要讲述着刚才集市武装冲突的经过。
他边听边用拳头使劲顶着胸口偏下的位置,以此来缓解胃部偶尔冒起的刺痛感。
一直到事务官不再说话,陈绍常才转身,有些疲惫地坐回椅子上。
“那些被缴了械的团练乡勇呢?巡防营都给放了?”
“没有,连带着团练长李宏图共五十三人,都被押回了巡防营营地。”
陈绍常嘴角微微翘起,拧紧的眉头随之松开了一些。
这杜玉霖果然是个人物,即便知道对面背后有同知衙门这个靠山,仍是不给一点面子。看来徐世昌可算是脑子正常了一把,给自己调来了个可用之人啊。
要说他干这个边务督办,也真是有苦说不出。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做官不清闲,清闲别做官。
就在去年,他还在主抓着京张铁路,与那詹天右创办了第一条咱们自己人设计施工的铁路,眼看完工后能有段时间好好歇一歇、养养身子。没想这一纸调令,自己就又跑到延吉厅来了。
管地方可不比修铁路,难着呢,顶个督办的名,却是个有名无实的官。
上头不给钱,下头没有兵,内有贪官土匪、外有倭国奸商,他一个外来户能做得了什么呢?
要不是徐世昌和自己交情不错,多次来信盛情相邀,已是一身病的陈绍常是绝不会出关来此的。
但他这人有一个原则,既然做了就要尽心尽力,所以他一到延吉就开始了调研工作。
他也和杜玉霖有着一样的疑问,为什么这里明明守着银山,百姓却还是这么穷呢?
从九月份开始,他便带人四处走,将附近的矿场、村落都看了个遍,结果还是好事不太多,问题真不少啊。
以天宝山银矿为首的这些矿场,挖着国家的资源,却不见它们上缴一两银子。派人去问,就回话说已经给同知周文举交了钱。
陈绍常就去问周同知,人家说钱有一部分上缴朝廷了,剩下的也都是花在了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但要问具体花到哪了,他就开始跟你打马虎眼,什么之前的账房死了,账目被死了的账房带走了,管这事的上头官员调离了,总之各式搪塞的理由,那是花样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