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金铁卷香煎带鱼

第一百零四回 宗三老爷(第2页)

 自古以来华夏的老百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本土的神明往往要比诸天神佛还要敬重。梁布泉倒是知道杜老四的话里没有恶意,纯属是没屁搅嗓子闲的,可是这话要是落到当地人耳朵里,恐怕那味道就得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唯恐这拉脚的车夫,和指路的张勇多想,梁布泉是赶紧把话头又扯了回来:“勇子,我这兄弟脑瓜子缺根弦,他没有别的意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一个地方一种信仰,咱东北那头受萨满法师影响的深,讲究个万物有灵的说法,有人就连见着树叶子了也得磕头,楞说那玩意是树神,你说招笑不招笑?话说回来,咱能问问,你们拜的这个……湖神,在成神之前是在那座仙山修炼的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他梁布泉拖家带口的一大帮人奔往南昌,自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填饱五脏庙过来的。分内的事该打听还得打听,这地方既然有人拜神,就一定有神山仙岭,如果能确定这湖神成仙的位置,兴许就能顺藤摸瓜地找到横在这南昌城附近的那道仙梁。

 可谁承想张勇一开口,就惊了众人一个趔趄:“咱们这得湖神,不是人变的,是一条缆绳。”

 何谓缆绳?

 就是拿钢索棉麻拧成的,专门为了泊船靠岸的特质绳索。这绳子细则碗口大小,粗的更胜大姑娘的盈盈细腰。按照张勇的说法,这是早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和陈友良在鄱阳湖大战,几十万死掉的兵士百姓,将其枉死冤魂尽数依附在了这条绳索之上而形成的神明。

 话说当日战事正酣,朱元璋率兵追赶陈友谅的残部之时,突遭座船搁浅,万般不甘的朱元璋拔出佩剑,斩断船缆,仰天怒吼:“若天下归我,则令此船得脱!”说来也奇,太祖话罢,三条断缆立刻化为龙形,载舟而出。朱元璋大破陈友谅的水师过后,感念船缆化龙载舟之功,奉那鄱阳湖畔的三条缆绳为神,因为最初的船缆大多由猪鬃马鬃编拢而成,所以取了其中的“鬃”字改为“宗”,称其为“宗三神”,百姓民间便把其名唤作宗三秀才,或者宗三老爷。

 贾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战火遍野,兴许上苍也是感念生灵涂炭的灾景,这才赐予了三条缆绳大神大能,待朱元璋平定了祸乱,才能还老百姓以歌舞升平。想来这宗三老爷也是个善神,待会咱们下了车,可得给它上一炷香。”

 “善神?”

 谁料张勇竟然苦笑了一声,“咱们祭神,可不是为了向他老人家祈福的。兴许他在朱明那会还是个善神,落到大清以后,这宗三爷爷就变成了妖。”

 近两百来年,在鄱阳湖上撒网捕鱼的船只经常平白无故地消失,据说有人曾在鄱阳湖里看到了一条身上遍布水藻,还长有鬃毛鳞片的巨缆蜿蜒而过。百姓们念及兴许是宗三爷爷显灵,当年立即以三牲祭祀,期间不乏歌舞美酒,以祈祷鄱阳湖太平无扰。有了那一通祭祀过后,鄱阳湖上果真是再没出现船只消失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