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金铁卷香煎带鱼

第五回 老宅(第2页)


 张洪山一开始凭着一股子狠劲,已经是个清军里面的小队长了。他本想着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回到家里面光宗耀祖。可是打到后来,镇守旅顺口的将军都他吗跑了,自己的那一小股弟兄,也在后来遭到了敌人的伏击,是死的死、伤的伤。


 他转念一想:我要是还留在这,那不是傻狍子吗?


 就这么脱了身上的军服,乔装打扮摸了回来。朝廷发下来的那杆汉阳造,也在躲避倭人和清兵的时候不知道给丢到哪去了,手上的这口精钢大刀都是从他一个战友的尸体上顺出来的。


 至于他为啥躲在林子里头不敢回家?


 这场仗大概是腊月左右打完的,朝廷上头是什么口风,他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正赶上要过年了,万一上面问罪下来,这不是连累家人跟他一起遭殃吗?


 就这么的,别人当逃兵都是往家的方向走,他呢,反其道而行之,往外边跑。心想着先找个僻静的镇子住下,等朝廷的口风松一点了再回去找爹娘。一路上就连慈禧归天,光绪驾崩的事都没听过,未成想刚刚提心吊胆地摸进这片林子里头,就差点因为万蛇过境丢了命。


 梁布泉听了一路,气得是直嘬牙花子,拍着张洪山的肩膀,大有一副同仇敌忾的心情:“大哥,你是个英雄好汉!在这之前,我实在不是个东西,那什么来着……啊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可别千万跟我一般见识!我本来也是家里的一根独苗,你要是不嫌弃,以后我就是你亲弟弟,你就是我亲大哥!听说了吗,前阵子慈禧那个老妖婆升天了,该!咱老百姓的脸,都他妈让这个老王八丢尽了!”


 梁布泉正说得兴起,赵友忠对着他就是一通死命的咳嗽,期间还不忘狠狠地剜了他一眼:“出门在外的时候注意点,小心你的舌头!”


 张洪山笑道:“没事,我和梁老弟唠的投缘,也愿意认他当自己的亲弟弟。都自家兄弟,说话不用在乎那些规矩。”


 “老头子我说的可不是这个意思,出门在外人要防……鬼,也得防。”


 赵友忠悠悠道,“都说背后不说人,夜里不说鬼。但实际上,就是赶到白天,能不聊到鬼的,最好也别提到这些玩意,尤其是在这样的老林子里头。”


 他不说这话还好,有的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就会不知不觉地埋下一颗恐惧的种子,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就生根发芽。


 梁布泉是个惜命的主,瞎老头那边的话音刚落,他在心里头就开始发毛,再加上林子本就阴森,这下子就让他更是害怕了。


 赵友忠也不理他,自顾自地品着清风,嗅着泥巴,在前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几个人走累了就找来一颗大树歇脚,饿了就从林子里头找些认得出来的野果充饥,虽然吃两个果子不能顶饱,但总算不会被饿死。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


 三人会面以后,在林子里又走了两天一夜,终于碰上了个荒败已久的大宅子。


 这宅子足有两三进那么大,外面的围墙光看上去就得有一丈来高。


 按现在的计量单位来估算,这一方宅子,最少也有九百多平方米,光是院墙就有三米来高。


 朱漆的大门嵌着鎏金的团狮兽首门环,白瓦青砖,上面爬满了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藤蔓苔藓,还有几根张牙舞爪的树枝从庭院里面延伸出来。


 此时正值盛夏,处处枝繁叶密,可这院落里头的树枝却偏偏干瘪的像是个老太太的手,就连一根树叶都没长;藤蔓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苦干模样,就连苔藓也不是众人印象当中的青绿色,而是在黄与红这两种色调当中,透着点隐隐约约的黑。


 赵友忠走到宅子的大门口就止了步,拿手摸了摸那扇掉了漆的门,和掉了不少鎏金的团狮兽首:“这上头没灰。”


 门环上面没有灰,在这么一片广袤的林子里头,除非是有人天天打点才能保证门环的整洁。


 然而这宅子从外面看上去异常古旧,根本不像是有人时常打理的样子。换个角度想一想,即便是这个宅子里面住着人,他又为什么不顾围墙上爬满的绿植,只单单清理这宅子上的门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