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边军一小卒上岸不吃鱼

第44章 合适人选

 听完范南的战略部署,大帐中的一众都尉只有部分微微点头,裴伦不动声色,眼神闪烁,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范南是根据当前河东道的大胤军队整体情况,结合朔州北部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做出的作战计划。 

 黑驼山、洪涛山、紫水河谷三个天然的地理单元组成了一个巨大的v字型。 

 加上静边军镇、武周城、朔州府以及遍布四周的烽燧台,形成了大胤在朔州北路的防御系统。 

 范南原本打算集结河东道二十三府的兵力,再加上关内道、河北道的支援,计划整合五万大军,分三路主动出击,夺回云州、朔方、五原等河套平原重镇,将防线推到大青山一线,并将折兰王部赶到大青山北面的大漠去。 

 就他微服私访结束之后,又改变了主意。 

 想要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河东道的鞑子寇边问题,那将折兰王的有生力量打残打废才是上上之选。 

 于是范南与一众幕僚连日商议,做出了因鞑子进入口袋伏击的战略。 

 而守住位于v字型那个底点上的静边军镇,麻痹和拖住北狄鞑子大军,让更多的鞑子大军进入紫水河谷,是最重要一环。 

 范南让最能打的朔州折冲府担任诱敌和拦敌的重要任务。 

 一来这个折冲府位于河东道最北端,常年与鞑子交战,战斗力比其他折冲府都要强。 

 范南微服到静边军镇的时候,黑驼山那一场遭遇战,让他对边军的战力有了一定的信心和底气。 

 二来朔州折冲府的都尉杨建是他的学生,比起其他人来,更能一折不扣地执行范南的军令,这也让范南心里有底。 

 只要鞑子进入紫水河谷,静边军镇堵住去路并坚持三天左右,就能让全部的鞑子大军进入埋伏圈。 

 到时候,埋伏在河谷两边山上的伏兵齐出,再加上静边军镇后方晋阳府的兵力投入战斗。 

 三面合围,将北狄的折兰王及其部众,歼灭于紫水河谷。 

 等徐参谋复述完之后,大帐内安静了下来。 

 每一个将领心中都在掂量着这一场大战他们的损失和收益。 

 “诸位,对于本督的部署,你们有什么异议,或是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