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王妃:什么最重要?(第2页)


  所有的手下中,最让人意外的人,则是赵锦绣。

  她原本想着攀上赫连珏这棵大树,继而摆脱流人的卑微身份。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又是做绿茶,又是当奸细,着实折腾了一番。

  她就像个立场不坚定的墙头草,夹在刺史府与越王府之间左右摇摆。

  不过,在刺史府与越王府最后的较量中,赵锦绣却十分坚定地选择了越王府。

  她将自己在刺史府探查到的消息,比如崔家宝库的位置,账册所在的密室等等,全都告诉了谢元。

  虽然没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却也让谢元省了不少麻烦。

  谢元不太喜欢赵锦绣的左右逢源,不过,她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对选择,表明这人是个聪明人。

  另外,还有赵悯和赵锦瑟的面子,谢元也不能不顾及。

  搬到崔伯庸,赏功罚过的时候,谢元没有给赵锦绣奖赏,可也没有处罚。

  赵锦绣,功过相抵了!

  赵锦绣以及赵家都非常感激谢王妃:“不追究就好啊!”

  要知道,作为主子,最见不得两面三刀的下人。

  赵锦绣曾经出卖越王府的行径,说得好听些,是为了取信刺史府而不得不进献的投名状。

  说得难听些,就是赵锦绣故意拿着越王府的情报献媚刺史府。

  这种事儿,真相到底如何,当事人心知肚明。

  而赵锦绣也确实存着两处下注,择优而取的投机想法。

  这,是大忌!

  也就是谢元大度,或者说,没把赵锦绣放在眼里,这才没有计较。

  否则,依着赵锦绣的错处,把她杀了,赵家上下都说不出什么。

  偏偏谢王妃非但没有杀赵锦绣,还给了她机会。

  “你读过书,人也机灵,以后就当个‘教书先生’吧。”

  谢元成立了一个王府私塾,用来教授军中高阶武官文化知识。

  谢元一直都在复制后世军队的模式。

  兵卒的统一性、执行性,都慢慢实现了。

  下一步就是扫盲!

  只是,在当下的环境里,让军队上上下下都识字,有些不现实。

  谢元便想一步一步地来。

  第一步,先让百夫长以上的官员

  ,学会一定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