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落松萝枝
15. 青霭入看无(八)
阳光倾洒,虫鸣鸟啼。
闻知秋醒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的灿烂的景象。
通常她要到过了午后才去酒肆,清晨是为数不多独属于她的时光。
从前的清晨她都陪着阿喜玩闹,何大娘在一旁缝衣裳,含笑看着她们姐妹二人嬉闹,如今只剩她一个人了。
她选的这个院子不大,院内除了一个石桌外什么也没有了,她打算趁着早市去买些种子来,在围墙下种些花草,明年春日便是一番胜景。
虽然……她看不到了。
她打开门时有一小婢女正在门口候着,看到她出来赶忙低头到:“姑娘,这是我家大人让奴婢交给姑娘的。”
闻知秋接过她手中的食盒:“你在此处等了很久吗?”
那小婢女摇摇头:“大人去上值了,临行前交代姑娘不喜人打扰,让奴婢只在门口候着便好。”
闻知秋失笑道:“那你也不能干等着,下次你来敲门便好。”
小婢女道是又补充道:“姑娘,奴婢名唤莲生,大人说了,您有什么事情就寻奴婢就好,奴婢就在大人的院子做洒扫功夫。”
“好,”闻知秋笑着点点头,“我知晓了,你去忙吧。”
闻知秋坐在院内的石凳上,打开了那食盒——
是一碗汤面。
她知道,这是那日她没能吃到的汤面。
因为她离开了。
她将汤面端了出来,还热乎着。
她尝了一口,还是从前的味道,却又有些不一样了。
那些配料从西漠运到京都,不论再如何精心保存也同在西漠的味道不一样了。
闻知秋吃完了汤面想了想去寻了莲生:“我想在院子的角落搭一个秋千架,你能寻人帮我搭一个么?”
莲生:“姑娘放心,只是如此便须仆从进姑娘的院子,不知可否?”
闻知秋笑道:“没问题,既然你家大人把我交给你,我自然相信你。”
莲生又细细询问了一些她的要求:“姑娘放心,姑娘晚间回来时便可搭好。”
闻知秋笑道:“辛苦你了。”
她趁着天气好去了早市,买了不少花种。
待她到酒肆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账房骆先生一见到她就上前低声道:“楼上有位贵人一早便来了,点名要见您。”
“贵人?”闻知秋撇了一眼那紧闭的门,“先生怎知?”
骆先生是与何大娘一起来到京都的,不过早年受了重伤,如今只想安心做个账房先生,但他见多识广,对京都十分了解。
“那位贵人是大东家陪着来的。”
闻知秋从未向酒肆内任何人说过萧妤的身份,骆先生相必早已猜到了:“我知晓了,辛苦先生,我去瞧瞧。”
闻知秋将花种放在骆先生处,理了理衣裙便上了二楼,敲响了雅间的门。
“进。”
这个声音闻知秋没有听过,却有十足的压迫感。
闻知秋推门而入时只见一男子背朝门面朝窗,看着窗外熙攘的街景,萧妤百无聊赖地坐在一边玩衣服上的系带。
“知秋!”萧妤看到她顿时露出了笑容,又不情不愿地向她介绍,“这是我兄长,听闻我开了酒肆非要来瞧瞧。”
那名男子转身含笑看着她,闻知秋行了一个简单的礼:“民女见过燕王殿下。”
燕王挑了挑眉:“你怎知本王身份,明阳并未说本王是她的哪位兄长。”
闻知秋轻笑了一下:“世人皆知明阳公主与齐王殿下兄妹被养在皇后娘娘膝下,齐王殿下一心礼佛深居永乐寺,如今像殿下年岁的皇子唯有燕王殿下。”
燕王倚靠在窗边,下巴冲萧妤扬了扬:“姑母夸了多次她这酒肆,说这酒肆风味与她当初在西漠时所饮之酒一模一样,本王今日前来是想与姑娘做个交易。”
闻知秋还没开口,萧妤就急忙开口:“三哥,我都和你说了,我们酒肆的酒方不会外传的。”
燕王冷冷看了她一眼,她瑟缩了一下躲在了闻知秋身后,却还是小声对她说:“别答应他,没事的。”
燕王看向闻知秋:“既然酒方不外传,本王从你们酒肆买酒总可以吧?送上门的生意可没道理不做啊。”
闻知秋对燕王行了一个礼:“不知殿下要多少?”
“你们酒肆有多少,本王就要多少。”
闻知秋转身和萧妤商量了一番才道:“殿下,酒肆日常还要经营,只能将每月酿酒的三成卖予殿下。”
“三成?”燕王挑了挑眉,“是不是太少了,本王有的是钱。”
萧妤努力克制住翻白眼的冲动:“三哥,我们酒肆生意很好的,不缺你那点钱。”
闻知秋醒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的灿烂的景象。
通常她要到过了午后才去酒肆,清晨是为数不多独属于她的时光。
从前的清晨她都陪着阿喜玩闹,何大娘在一旁缝衣裳,含笑看着她们姐妹二人嬉闹,如今只剩她一个人了。
她选的这个院子不大,院内除了一个石桌外什么也没有了,她打算趁着早市去买些种子来,在围墙下种些花草,明年春日便是一番胜景。
虽然……她看不到了。
她打开门时有一小婢女正在门口候着,看到她出来赶忙低头到:“姑娘,这是我家大人让奴婢交给姑娘的。”
闻知秋接过她手中的食盒:“你在此处等了很久吗?”
那小婢女摇摇头:“大人去上值了,临行前交代姑娘不喜人打扰,让奴婢只在门口候着便好。”
闻知秋失笑道:“那你也不能干等着,下次你来敲门便好。”
小婢女道是又补充道:“姑娘,奴婢名唤莲生,大人说了,您有什么事情就寻奴婢就好,奴婢就在大人的院子做洒扫功夫。”
“好,”闻知秋笑着点点头,“我知晓了,你去忙吧。”
闻知秋坐在院内的石凳上,打开了那食盒——
是一碗汤面。
她知道,这是那日她没能吃到的汤面。
因为她离开了。
她将汤面端了出来,还热乎着。
她尝了一口,还是从前的味道,却又有些不一样了。
那些配料从西漠运到京都,不论再如何精心保存也同在西漠的味道不一样了。
闻知秋吃完了汤面想了想去寻了莲生:“我想在院子的角落搭一个秋千架,你能寻人帮我搭一个么?”
莲生:“姑娘放心,只是如此便须仆从进姑娘的院子,不知可否?”
闻知秋笑道:“没问题,既然你家大人把我交给你,我自然相信你。”
莲生又细细询问了一些她的要求:“姑娘放心,姑娘晚间回来时便可搭好。”
闻知秋笑道:“辛苦你了。”
她趁着天气好去了早市,买了不少花种。
待她到酒肆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账房骆先生一见到她就上前低声道:“楼上有位贵人一早便来了,点名要见您。”
“贵人?”闻知秋撇了一眼那紧闭的门,“先生怎知?”
骆先生是与何大娘一起来到京都的,不过早年受了重伤,如今只想安心做个账房先生,但他见多识广,对京都十分了解。
“那位贵人是大东家陪着来的。”
闻知秋从未向酒肆内任何人说过萧妤的身份,骆先生相必早已猜到了:“我知晓了,辛苦先生,我去瞧瞧。”
闻知秋将花种放在骆先生处,理了理衣裙便上了二楼,敲响了雅间的门。
“进。”
这个声音闻知秋没有听过,却有十足的压迫感。
闻知秋推门而入时只见一男子背朝门面朝窗,看着窗外熙攘的街景,萧妤百无聊赖地坐在一边玩衣服上的系带。
“知秋!”萧妤看到她顿时露出了笑容,又不情不愿地向她介绍,“这是我兄长,听闻我开了酒肆非要来瞧瞧。”
那名男子转身含笑看着她,闻知秋行了一个简单的礼:“民女见过燕王殿下。”
燕王挑了挑眉:“你怎知本王身份,明阳并未说本王是她的哪位兄长。”
闻知秋轻笑了一下:“世人皆知明阳公主与齐王殿下兄妹被养在皇后娘娘膝下,齐王殿下一心礼佛深居永乐寺,如今像殿下年岁的皇子唯有燕王殿下。”
燕王倚靠在窗边,下巴冲萧妤扬了扬:“姑母夸了多次她这酒肆,说这酒肆风味与她当初在西漠时所饮之酒一模一样,本王今日前来是想与姑娘做个交易。”
闻知秋还没开口,萧妤就急忙开口:“三哥,我都和你说了,我们酒肆的酒方不会外传的。”
燕王冷冷看了她一眼,她瑟缩了一下躲在了闻知秋身后,却还是小声对她说:“别答应他,没事的。”
燕王看向闻知秋:“既然酒方不外传,本王从你们酒肆买酒总可以吧?送上门的生意可没道理不做啊。”
闻知秋对燕王行了一个礼:“不知殿下要多少?”
“你们酒肆有多少,本王就要多少。”
闻知秋转身和萧妤商量了一番才道:“殿下,酒肆日常还要经营,只能将每月酿酒的三成卖予殿下。”
“三成?”燕王挑了挑眉,“是不是太少了,本王有的是钱。”
萧妤努力克制住翻白眼的冲动:“三哥,我们酒肆生意很好的,不缺你那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