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战火(第3页)




    那些战士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如何战斗,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坚守信念……



    高森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比赛当天,演播厅里挤满了人。



    陈宏远的《烽火岁月》先上场。



    他的作品讲述了一个美国记者在朝鲜战场上的所见所闻,角度还算新颖,文笔也过得去。



    观众的反响还不错。



    轮到林澈的《长津湖》了。



    演播员刚读了个开头,全场就安静了下来。



    “零下四十度,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七连长王大山缩在战壕里,冻得直哆嗦。他的右腿已经没知觉了,但他不敢说,因为连队里比他伤得重的人太多了。”



    演播员的声音有些颤抖。



    “他们没有棉衣,只有单薄的军装。他们没有热饭,只有硬邦邦的、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干粮。他们没有援兵,只有身边的战友。但他们有信念,有责任,有打不垮的意志。”



    全场鸦雀无声。



    只有演播员的声音在回荡。



    “子弹打光了,王大山拔出刺刀,带着剩下的战士冲向敌人。他知道自己很可能回不来了,但他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因为他是志愿军战士,因为他身后是他的祖国。”



    演播员读到这里,已经哽咽了。



    台下的观众,也都红了眼眶。



    陈宏远坐在角落里,脸色发青。



    他万万没想到,林澈竟然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更没想到,这部作品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最后一个字读完,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许多人站了起来,向台上鞠躬。



    林澈坐在台下,心里很复杂。



    他写这部作品,不是为了赢得比赛,而是为了那些在长津湖牺牲的战士们。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让更多人记住他们,敬重他们。



    比赛结束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到林澈面前。



    “小伙子,谢谢你。”老人握住林澈的手,声音颤抖,“我是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你写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情景。谢谢你,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的故事。”



    林澈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他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写作,什么是责任。



    陈宏远站在远处,脸色阴沉地盯着林澈和那位老人。



    他的计划失败了。



    但他不会就此罢休。



    “你还藏着什么秘密?”陈宏远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怨毒,“林澈,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