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养獒者(第2页)


 张拉拉学得专业是动物养殖,来养殖基地上班,刚好工作对口。


 期间,商一凡真的很拼命,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


 他有时候,和张拉拉闲聊的时候,总是会说:我从小家里穷,我爹妈虽然就我一个,但我爹和我妈都是环卫工人——赚不到钱,他们找了个师父给我学手艺,现在我学成了,就得努力赚钱,不说让咱爹咱妈过上土豪一样的生活,至少,我得让他们住上城里的洋房,开上小汽车!


 那时候,商一凡的动力,就是为了让母亲和父亲过上好日子。


 像商一凡这种性格——敦厚老实、孝顺、吃苦耐劳,也吸引了张拉拉。


 张拉拉很快跟商一凡表白了。


 商一凡却觉得不好意思……他说自己是穷苦出生,读书也不多,读了个初中就没再继续读了,文化上和张拉拉配不上。


 张拉拉说这些都没关系——人老实、靠得住,比什么都强。


 而且商一凡是东北人嘛,东北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


 最终,商一凡对张拉拉说:这样,等我赚了一千万!我就娶你当老婆,多少算是配得上一点了。


 张拉拉点头。


 从此,商一凡的动力,又多了一个。


 用他的话说,身边有爱自己的人,有父母,还有小动物的陪伴,特别幸福。


 那两年,商一凡把宠物养了卖,卖了养,身家崛起得很快。


 刚好,那时候,藏獒又开始被炒作起来了。


 藏獒作为“东方神犬”,在藏民的心里,不言而喻。


 但是,这种狗,是不适合城市圈养的——很多别有机心的人,开始炒作概念,比如说“雪山战神”,比如说“犬中帝王”,等等炒作概念,搞得藏獒的价格,像是牛市里的股票一样,一天一涨,很快,就炒到了天价。


 听说有一只雪獒,成交价高达上千万人民币!


 商一凡的心眼动了。


 他和张拉拉商量了一阵,两人去了西藏。


 他们有消息,在西藏,有一户人家,有纯种血液的藏獒——一只公藏獒——像狮子一样。


 商一凡就打算把那条藏獒拿下,当做种犬。


 公犬和母犬,完全不是一个价钱。


 或者说,在藏獒里,雄壮、威武、大骨架、长鬃毛这些部分,遗传基因,更多的是传承于父亲。


 所以,一只品相优异的公藏獒,相当于半个藏獒厂!


 商一凡和张拉拉找到了藏民,要出钱买。


 当时藏民开价了四百万!


 老实说,商一凡真的没那么多钱,他浑身满打满算,也就三百五十万。


 价格不够,藏民自然不卖,他说他这条藏獒,确实值那么多,甚至值更多。


 这个是真的。


 因为商一凡的眼睛尖啊,这藏獒,十分高大,隔远了看,真的如同雄狮一样。


 最后两边价格还是谈不成。


 商一凡就决定留下,他说要帮那藏民放羊牧马,张拉拉则像那个老藏民的儿媳妇一样,帮忙洗碗炒菜,打酥油茶,打糍糕等等。


 最终,商一凡和张拉拉的诚心,打动了那老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