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朕掐指一算,荣要拆庙墙了

 送走了晁错、陶青、刘舍、萧胜四人,天子启面上凝重之色,却也并没有缓和多少。

 皱眉低下头,又看了几封奏报,天子启索性将身子往后一躺,彻底平躺在了榻上。

 “关中的粮食······”

 “有功将士的封赏······”

 “阵亡、伤残者的抚恤······”

 “岁末大计、岁首朝议······”

 “——呼······”

 “都是钱呐·········”

 疲惫的叹息声,却惹得一旁的宫人面色稍一怔;

 片刻之后,十几名侍奉于殿内的宫人,便都似是接收到了什么信号般,轻手轻脚退出了清凉殿。

 待殿内,只剩下平躺在榻上的天子启,以及在御榻旁五步的位置,如老僧入定般闭上双眼的宦者令春陀,那道久违的声线,才终于在天子启身后响起。

 “陛下若是需要钱,梁王那里,倒似是颇有闲余?”

 “臣回来的路上,亲自在睢阳附近看了看;”

 “梁王的王宫,是完全按照未央宫的大小、布局所修建,一寸不长、一寸不短。”

 “——臣甚至亲眼看见:梁王宫的‘宣室殿’,也和长安未央宫的宣室殿一样,以山为基,宛如耸立云端······”

 “还有方圆三百多里的东苑、被扩展至七十里的睢阳城,都是由架空通道相连在一起,从宫殿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多里。”

 “梁王出入宫殿,无不清道禁绝行人,言警、称跸,外出随从千乘万骑,高挂陛下赏赐的旌旗。”

 “排场之壮,莫说是‘拟似’,便是较陛下‘更甚’,也绝对没有夸张······”

 黑衣人平缓的语调传入耳中,只惹得平躺在御榻上的天子启会心一笑。

 稍一思虑,便强迫自己将弟弟刘武的事放到一边,天子启终是似笑非笑的闭上了双眼。

 “楚国的事,办的不错······”

 “——臣没去过楚国。”

 “——陛下,或许是记错了。”

 话音刚落,黑衣人便赶忙开口否认,只让天子启愈发满意了起来。

 沉默片刻,又冷不丁问道:“既然提起梁王了,那就说说吧;”

 “——现在的睢阳,是个什么情况?”

 “我那弟弟派来长安的内史韩安国,最近,又在忙些什么?”

 见天子启问起正事,那藏身于帷幔之间的黑衣人,也稍敛去面上笑意。

 沉吟措辞片刻,对开口道:“睢阳城内,人心惶惶!”

 “所有人都在担心,梁王会因为奉常袁盎遇刺一事,而被陛下、太后降罪。”

 “至于韩安国,似乎是到长公主府上哭了一通,终于说服了长公主,将自己引荐到太后面前······”

 “——哭了一通?”

 “——是‘哭’了一通,还是”

 “——呃?”

 听出天子启话语中的深意,黑衣人只稍一颔首:“除了哭,韩安国还带了几箱东西,留在了长公主府上······”

 闻言,天子启这才嘿然一笑,又略带讥讽的摇了摇头。

 “这才对嘛”

 “长公主的府门”

 “不用金砖头,是砸不开的”

 “嘿······”

 “倒也算他韩安国聪明。”

 ···

 “梁王呢?”

 “是个什么打算?”

 天子启冷不丁又是一问,那黑衣人也还是再一颔首。

 “梁王,似乎打算来长安。”

 “臣估算,应该是等韩安国,替梁王求得了太后的原谅之后,梁王才会从睢阳出发。”

 “至于目的,似乎是······”

 “负荆请罪?”

 唰!

 几乎是在黑衣人口中,道出‘梁王打算来长安’这几个字眼的同一时间,天子启面上惬意之色便陡然消逝!

 勐地睁开眼,一字不落的听完黑衣人的汇报,天子启才若有所思的坐起身,面色阴沉的稍低下头。

 “来长安······”

 “负荆请罪?”

 “不······”

 “不会这么简单的······”

 自顾自发出一阵呢喃,又思虑片刻,便见天子启稍侧过头,目光看向自己身侧,实则,却明显是对身后的黑衣人做着交代。

 “想个办法,让梁王收到风声;”

 “——就说:朕打算杀梁王!”

 “——只要梁王来了长安,就肯定无法活着回去!

 ”

 此言一出,黑衣人当场愣在原地,下意识抬起的手,也迟迟没能合成揖;

 心神俱惊之下,足足愣了有十五息,待天子启都有些不耐的又将身子转过来些,黑衣人才用力咽了口唾沫。

 “陛、陛下。”

 “梁王······”

 “太后那边······?”

 听着黑衣人发颤的声线,以及明显有些惊恐的语调,天子启也不由嘿然一笑。

 “风声而已”

 “又不是真要杀?”

 “——不过是吓唬吓唬我那好弟弟”

 “免得来了长安,在母后那里哭上两声,母后再心一软,就又开始闹什么储君皇太弟之类······”

 闻天子启此言,黑衣人这才长松了一口气,心有余季的一拱手。

 “臣,明白······”

 “——嗯······”

 一番交流之后,御榻上的天子启、御榻后的黑衣人,以及御榻旁呆立的宦者令春陀,便陷入一阵漫长的沉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