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另立皇后,以母仪天下!(第3页)

 只是这第三请、第三辞,却不能是百官向天子启请求;

 而是等这场朝议结束之后,百官一同去长乐宫,向太后窦氏请求册立储君。

 待这第三辞,被太后窦氏走完程序,朝臣百官才会在下一次常朝日,进行‘第四请’。

 具体说辞大概是:陛下不答应,太后也不答应,但这个事实在不能拖了,请陛下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采纳我们的建议吧

 而后,天子启才会‘勉为其难’的说:既然天下百姓需要朕这么做,那朕就厚着脸皮,册立储君吧······

 “好一个三请三辞;”

 “也不知道演给谁看的······”

 角落里,刘胜又一声都囔,却并没有再引来刘非的附和。

 只见刘非面色澹然的侧过头,望向身旁的刘胜,略带严肃的绷起脸。

 “当然是演给天下人看的。”

 “——这些道理,小九暂时还不懂。”

 “等以后,年纪再大些,小九便会明白的······”

 严肃中,不乏一丝说教意味的口吻,也惹得刘胜不由一愣。

 深深看向五哥刘非的目光深处,看了足足好一会儿,刘胜才终是咧嘴一笑。

 “嘿!”

 “这倒是头一回,被五哥教训了;”

 “在过去,可都是我教训五哥······”

 角落,刘胜、刘非哥俩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而在殿内,无论是御榻上的天子启,还是殿内的朝臣百官;

 乃至于梁王刘武、皇长子刘荣叔侄二人,都是思绪万千的低下头去。

 ——册立储君一事,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而在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每一个人,都会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这次机会,把握好了,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足以为一个家族,奠定兴盛三代的坚实基础!

 可若是没把握好,便是一人失道,举族沉沦······

 “既然父皇要册立储君,那我们封王的事,恐怕会更早了。”

 “——毕竟按照往常的惯例,都是先封王,后立储。”

 诸公子所在的角落,刘彭祖略带唏嘘得一语,只引得兄弟几人各自点下头。

 又侧过身,满是不舍的伸出手,彼此拍打着兄弟的肩头、后背,最后表达着自己,对兄弟手足的不舍。

 正当兄弟几人以为,今日这场朝议,就要到此为止之时,西席的朝臣班列,却突然站起一道老迈的身影。

 当看清那老迈的身影,究竟是什么人之后,殿内每一个人的面容之上,都带上了些许惊诧。

 “嗯?”

 “开封侯?”

 “——这么些年,可从来没见开封侯,在朝议上主动出班呐?”

 朝臣百官一阵窃窃私语,也惹得天子启循声抬起头;

 待看见站出朝班的,居然是‘千年哑巴’陶青,天子启的面容之上,也随即带上了一抹笑意。

 或许是册立储君一事被提上日程,让天子启心情不错,一开口,便略带戏谑的调侃起了陶青。

 “这倒是难得啊?”

 “难得朕的御史大夫,愿意在朝议之上,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嗯!”

 “——着实难得!”

 一番调侃,自引得殿内百官一阵轻笑;

 便见天子启温笑着昂起头,将鼓励的目光,撒向陶青那满是郑重的面庞。

 “陶大夫有话,就直说吧;”

 “只要不是什么人神共愤的乱策,看在御史大夫今日,愿意主动开口的份上,朕一定会尽量采纳的。”

 得到天子启这一番鼓舞,陶青面上严峻之色稍艾;

 只是在陶青跪下身,摆出一副进谏的架势之后,朝臣百官望向晁错的目光,却不由带上了些许古怪。

 “自陛下继位以来,御史大夫陶青,一向是唯晁错马首是瞻呐?”

 “——是啊?”

 “——看晁错那面色,陶青这老犬,今天是要‘噬主’了?”

 耳边响起百官不怀好意的滴咕声,只让晁错本就阴沉的面容,立时又更难看了一分。

 望向陶青的目光,更是陡然带上了些许狠厉······

 “御史大夫开封侯臣陶青”

 “昧死百拜”

 “启奏陛下”

 突然响起的嘹亮唱喏声,惹得殿内百官齐齐一惊!

 便是御榻上的天子启,也不由自主的将身子坐直了些,面色也随之一肃。

 但在片刻之后,当陶青以近乎声嘶力竭的音量,道出那骇人谏言,才刚经历一次‘绝对零度’的宣室殿,便彻底被天子启面上的寒霜所冰封······

 “皇后薄氏,为太子妃十四年,为皇后三年!”

 “在这十七年的时间里,皇后薄氏,都没能为陛下诞下子嗣!”

 “——臣听说,没能为丈夫生下子嗣,就是妻子最大的罪过;”

 “寻常人家,尚且如此;”

 “何况是皇家呢?”

 “没能为陛下生下子嗣,难道不是皇后最大、最不可饶恕的罪过吗?”

 “所以,御史大夫开封侯臣陶青,顿首顿首,昧死百拜!”

 “恳请陛下!”

 “废皇后薄氏之位,勒令其搬出椒房!”

 “另外选择德行兼备的淑女,册封其为皇后,以母仪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