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历史的车轮(第3页)


只是得到书籍,都还不完给人送回去一册手抄卷,更是在过去这短短数年之间,就已经收藏了数量足以和未央宫石渠阁,也就是汉室官方藏书所媲美的书籍······


刘胜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觉心中哪里怪怪的。


···


“鲁王好声色,养犬马,大肆征劳、靡费,尤国相田叔归京而后者更甚。”


“孝景皇帝九年,鲁王令扩王宫,破孔丘之宅,凿其外墙而闻磬琴瑟奏之乐,乃得《论语》《尚书》《礼经》《孝经》,俱为古文,乃曰:古文经······”


——老四刘余更是重量级!


一手古文尚书,愣是唤醒了刘胜沉睡多年的前世记忆!


古文尚书这样的千古骗局,刘胜怎么也不可能忘记。


但无论如何,刘胜都从不曾想到:一手编排这出好戏的大屁眼子,居然是自己从小玩儿到大的四哥刘余······


···


“江都王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


“每有醉酒,王皆叹而言左右:只恨生于帝王家,勿能提刀北征虏······”


——刘非很正常。


考虑到刘非从小到大的人设,刘非如今的生活状态,完全属于正常到不能再正常。


至少比起兄弟几个,只知道舞刀弄枪,再偶尔cos一下,过过将军瘾的刘非,实在是正常太多了······


···


“长沙王日夜垂泪而思母,至纯至孝;”


“孝景皇帝七年入朝,乃自长安北得关中土,携返长沙,设望母台。”


“知孝景皇帝之崩,长沙王哀不能自已,待宫人以‘王太后将至’,方泣声渐罢······”


——刘发还是那个小透明;


只是比起过去,如今的刘发,似乎多了个大孝子的人设。


刘胜不置可否。


作为‘同类人’,刘胜也很支持刘发能拥有这样的新人设。


尤其是这么正常,不会让人目瞪口呆的人设······


···


“自王太后往邯郸,赵王不复往日之奸诈,国相薄戎奴亦于王言唯唯诺诺,不曾有贰言。”


“孝景皇帝八年末,王使亲信暗出邯郸,北上代地,不知何往。”


“孝景皇帝九年春,赵中尉禀奏:赵武库有弓三千,戈一千,矛一千年久失修,请焚而毁之。”


“夏,赵内史暗报赵王:大事已成,得金二万六千······”


——赵王刘彭祖,也果然没让世人‘失望’,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直接做起了军火商。


倒腾军火的生意,身为宗亲,尤其还是边王的刘彭祖居然有胆子沾染,刘胜能说的,也只有‘佩服’二字了······


···


“胶西王······”


看到最后,只剩下老八胶西王刘端,以及小十胶东王刘彘二人的‘光荣事迹’,刘胜目光一愣,将竹简‘啪’得一声合在了一起。


小十刘彘,刘胜并不担心,先前也看过竹简上,关于这位胶东王的内容,并没有发现异常。


而八哥刘端的‘光辉事迹’,刘胜纵是自诩见多识广,也实在不愿再看第二眼······


“唉~”


“就一个弟弟,反最让人省心;”


“八个哥哥,愣是给朕玩儿出花来了······”


语带讥讽的喃喃自语着,刘胜只疲惫的抬起手,满脸无奈的揉起了额角。


对于哥哥们的德性,刘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但稍一想,却也大都勉强可以接受。


——玩儿鸟雀、声厉色马、舞刀弄枪、做大孝子,刘胜都可以澹然接受。


但其他几位玩儿过火的······


“陛下······”


“赵王先到了······”


思虑间,夏雀略带喘息的短促声线传入耳中,总算是将刘胜从沉思中拉回。


待反应过来,便见刘胜深吸一口气,废了好大的力气、下了好大的决心,才强装出一副勉强能看的僵硬笑容。


“让赵王,先在侧殿候着吧。”


“再派人多催催临江王。”


“这也真是的;”


“兄弟手足之间,竟还客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