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呼(第3页)


“宦者,是奴;”


“对于奴,你越和颜悦色,奴便越蹬鼻子上脸。”


“——畏威而不怀德,原本说的是匈奴人;”


“但套在这些阉庶身上,也同样合适······”


回想起这些话时,天子启那极具磁性,又令人莫名嵴背发凉的阴冷声线,也不由在刘胜脑海中响起。


良久,刘胜才再次从呆愕中回过神,颇有些无奈的笑着摇摇头。


“老头子,这是缠上我了啊······”


“嗨,也罢。”


“有老头子‘陪’着,也不至于将来,真成了老头子那样的孤家寡人。”


“——说不定老头子,也有太宗孝文皇帝‘陪’着?”


如是想着,刘胜便又故作随意的一抬手,示意夏雀直起身。


待夏雀象征性的将腰直起些许,刘胜便含笑开口问道:“方才郎中令的话······”


“——奴在殿门外,根本没有听见郎中令的声音。”


“——只听到郎中令走时,陛下似乎非常喜悦,畅笑了一阵?”


看着夏雀惟妙惟肖的装起傻、充起愣,刘胜又是意味深长的一笑;


直勾勾看向夏雀目光深处,看的夏雀再次深弯下腰,才将话头悄然一转。


“郎中令告诉我:少府刘舍和御史大夫晁错,似乎打算做朋友。”


“你觉得,这对朕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


澹然一语,只引得夏雀本就深弯着的腰,瞬间便肉眼可见的再躬下去一分;


几乎是不做任何思考,开口便答:“陛下。”


“大行孝景皇帝尚在之时,陛下还是太子储君。”


“奴的来由,陛下也是知道的——打自净了身、进了宫,奴就一直跟在故宦者令春公身边。”


“奴的所有本事,尤其是侍奉陛下的本事,也都是春公手把手教出来的。”


“当年,奴奉大行孝景皇帝之令,到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身边侍奉。”


“也就是在那时,春公曾给奴,留下最后一句告戒。”


“——要想活得久,就不要掺和到朝野内外的事当中······”


···


“春公说,嬴秦之时,有个宦者叫赵高,做了许多的坏事,最终导致了嬴秦的灭亡。”


“在太宗孝文皇帝之时,也有一个持宠而娇的宦者,名叫赵谈,和太宗孝文皇帝出入同乘,最终引得朝野内外的不满。”


“春公告戒奴:不要做让主子为难的事,也不要因为得到了宠爱,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现在,陛下问奴的,是有关朝公,尤其还是一位三公、一位九卿的事。”


“这样的问题,奴斗胆:即便可能触怒陛下,奴,也绝不敢应答······”


见夏雀一副‘陛下再逼,奴就只能死给陛下看’的架势,更是已经急的满头虚汗,刘胜自也不忍再逼。


不置可否的含笑低下头,终还是轻叹一口气。


“最近,宫内宫外,可有什么传闻?”


听刘胜终于不再逼自己做‘不符合身份’的事,夏雀只在心下长松了一口气。


稍一思虑,便为刘胜讲述起了今日,出现在长安城内的流言、传闻。


“孝景皇帝入葬阳陵,关东的地方豪强也被迁入阳陵邑,但坊间传闻:齐地似乎有几个名扬天下的‘豪侠’,并没有在这次迁移名单当中。”


“有人说,这是齐地诸王包庇这些‘豪侠’,与长安朝堂作对。”


“也有人说,这是丞相陶青无能,连这种湖弄人的迁移名单,都能用印批准·····”


···


“孝景皇帝驾崩,陛下令先皇诸子入京奔丧,坊间都说陛下这是胸怀坦荡。”


“但也有人说:陛下这是想要借这个机会为难,甚至是······”


···


“还有,便是宫内的一些传闻。”


“皇后住进了椒房殿,陛下却从不曾留宿椒房。”


“宫内到处都在传:如果陛下再不去椒房,太长公主,恐怕就要去长乐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