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轵侯薄戎奴(第2页)


“这便带着薄夫人,在宫中转转、看看,也好让母后,能和兄长好好团聚······”

温文尔雅的丢下一句解释,并得到贾皇后不置可否的默认,刘胜便率先站起身;

待薄夫人也略有些无措的起身,刘胜再同薄夫人客套一番,二人才彼此客套着,朝着殿门之外走去······

·

“夫人应该明白,父皇此番,为何这么急着召兄长入朝。”

“——尤其还是兄长和周亚夫一同入朝,又各自被廷尉、太后问罪?”

实在拗不过薄夫人,也着实是没耐心再多客套,刘胜便也索性背负着双手,率先踏上了椒房殿外的宫道;

至于薄夫人,则仍是那副好似与生俱来的澹雅和端庄,却稍落刘胜颁布,跟在刘胜侧后方。

听闻刘胜此问,薄夫人先是面色一滞;

待刘胜略有些玩味的侧回过头,才若有所思的深吸一口气。

“如此说来,坊间的传闻,当也并非全然是空穴来风······”

如是想着,薄夫人便稍抿了抿嘴唇,再微一点头。

便见刘胜苦笑着摇摇头,正过身,稍昂起头,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唉~”

“总听街头巷尾的人说:皇亲国戚,终生不愁温饱,实在是羡煞旁人;”

“但真要说起来,凡是和宗亲沾点边的,就没几个不苦命的人······”

···

“我和兄长自幼同吃同住,情同手足,如今却也间生嫌隙,又别无他法。”

“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诸如此类的事、诸如此类的人,要让我、让母后,还有长乐宫的皇祖母头疼。”

“至于兄长,虽还不到‘祸国殃民’的地步,但长此以往,也终将会酿成大错,不得善果。”

“而夫人······”

话说一半,刘胜便适时止住话头,给薄夫人递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聪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并不需要把话说的太完整、太明白。

显然意见:薄夫人只是个老实人,而不是非要把话掰开、揉碎,才能勉强听明白的蠢人······

“殿下的意思,妾大致明白。”

···

“可是陛下于妾、于赵王,有何······”

只此轻飘飘一语,便惹得刘胜面上愁容散去小半,挂在嘴角的那抹澹澹笑意,也立时多了几分真诚。

——和聪明人说话,总是这么让人省心;

而如今的刘胜,却很久没有遇到这样让人省心的‘聪明人’了······

“毕竟是住过椒房,过去的栗夫人、如今的大小王夫人,薄夫人,终究还是不能同夫人同日而语的······”

···

“近些年,父皇的身子骨,已经有些积重难返的预兆。”

“父皇倒是坦然,并没有如秦王政,又或是先帝那样寻仙问道,以求长生。”

“但此番,父皇这么急着召王兄、条侯入朝,也足以证明:有些事,父皇已经没有耐心往后拖了······”

···

“这件事,是我和父皇主动提的。”

“——让夫人先去邯郸,陪在兄长身边。”

“虽然父皇尚还健在,夫人无法以‘赵王太后’的尊荣名正言顺的前去,但父皇也并没有太反对。”

“所以,我想问问夫人的意思。”

“夫人可愿此番,同赵王携行而归邯郸,于赵王左右稍行劝阻、训戒?”

“待父皇百年,再以赵王太后的尊荣,为我汉家管着点赵王、为我这个太子储君,管着点少不更事的兄长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胜和薄夫人,已经从椒房殿一路向北,走到了石渠阁附近的宫道之上。

话说到要点,刘胜便也停下脚步,也转过身,正对向薄夫人,静静等候起了这位苦命皇后的答复。

而在刘胜这极尽坦然的叙述传入耳中后,薄夫人却稍一愣,随即便陷入一阵短暂的思虑之中。

刘胜的话,薄夫人听明白了。

——夫人在长安,待着也确实算不上顺心,还挂念着远在邯郸的‘儿子’;

——赵王兄在邯郸,也实在是让人不大省心。

——所以,如果夫人没意见,那就准备准备,在赵王回邯郸的时候,悄悄跟着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