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孔子,孔子,孔子(第2页)

  楚国,秦国更加不用言语。

  楚国南并百越,窥视戎洲,秦国西川万里疆域。

  在这一种情况下。

  如今天下,要是说再度划分实力。

  一流的是晋国,楚国,秦国。

  二流的是齐国,燕国,吴国,越国

  三流的是赵国,魏国,韩国,田国。

  三流之下,才是鲁国等国家排序。

  鲁国虽然没有衰退,可在这个各国都在提升的如今,没有前进,那就是后退。

  相比于当初,鲁国也不负盛景。

  此时按照后世而言,应该称之为鲁昭公七年。

  鲁襄公去世,鲁襄公与胡国女敬归所生之子太子姬子野即位,同年九月癸巳日,姬子野去世。鲁人立敬归之妹齐归的儿子公子姬裯为国君,是为鲁昭公。

  而这一年,在曲阜之中一名少年已经十七岁了。

  少年生而七漏,头上圩顶,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两年前,少年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而今年,他母亲颜徵在去世。

  少年虽然悲伤,可却并未放下自己作学问的生涯。

  也多亏了纸质书籍的出现,让哪怕清贫的少年,也能够阅读到曾经想都无法想的知识。

  只是这一天,少年子丘,或者说孔丘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走向了一处高门大户。

  因为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

  他家虽然清贫,可的确是士一级的贵族。

  他也想去看看季氏的宴席,也看能否讨要到更多的书籍,特别是山海册之中第四卷,乃至于第五卷的内容。

  作为一心做学问的他,山海册这一种神鬼的内容,也同样吸引着他。

  只是相比于其他人追寻那些神鬼的故事,他看到的是神鬼之下,那波澜壮阔的古典生涯,那里似乎有着他追寻的“道”。

  只是当他的身影刚刚来到季氏之家时,却被赶了出来。

  没错就是被赶了出来。

  “季氏只招待名士,不敢招待你!”

  季氏的家臣阳虎甚至带着不屑的声音而出。

  面对着这一种羞辱,少年孔丘虽然气氛,可也无奈只能悻悻然的走了出来。

  只是他的身影刚刚走出。

  迎面就碰上了自己的好友澹台。

  “仲尼,你快看,我给你带来什么了?”

  少年兴奋的声音响起,随后一把就直接抓起了孔丘的双手。

  “这是?”

  孔丘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少年手中的书籍。

  而这一看,他的瞳孔不由一下子收缩了起来。

  脸上也不由一下子有些悸动了起来。

  “对,这是第四卷巫妖之劫的内容,可是拖阿兄好几日才找寻到的。”

  澹台带着激动的声音开口。

  如今,哪怕是四卷刊行天下也已经十年的时间,可想要获得第四卷的内容,对于一般人来说依旧极为的困难。

  毕竟刊行的数量是有限的。

  虽说有人抄写,可抄写不说错落了,就算是数量也无法保证。

  自然能够获得的人是少数。

  别说四卷了。

  事实上,真正让华夏各国都能够看到的也就只有前面三卷而已。

  第一卷盘古开天,第二卷凶兽之劫,第三卷龙凤之劫,因为这三卷的文字是最少的,刊行天下的数量也最多的,相比之下,第四卷巫妖之劫就少了不少,三皇之劫就更加少了。

  虽说依旧有着数百万册留传天下,可真正看过的人,大概也就几十万人而已。

  更多的人还是没有机会。

  毕竟知识传播,别说,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时代了,就算是两千多年后的时代,也不是那么迅速的。

  否则的话,江晨的真实度提升的也不可能只有那么点。

  如今整个华夏可是有着几千万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只要每个人都看了,哪怕普通人对于这一种大规模的真实度影响并不大。

  可顶不住基数大啊,这可是几千万人,等于几千万个真实度在增加,这一种量变终究会化为质变,世界背景真实度也许超过百分之八十五都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别说这个时代了,就算两千年后,想要让所有人都阅读一本书籍,都是极为困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能够到达百分之十,就极为不错了,百分之三十就烧高香了。

  百分之五十,那是想都不用想。

  江晨记得没错的话,在历朝历代之中识字率最高的宋朝,好像也就百分之二十多吧,更别说其他朝代了。

  以这样的识字率,想要将东西轰传天下,变成所有人熟知几乎不太可能。

  不过好在,江晨后续也没有考虑过所有人都知晓。

  相比于普通人来说,一些时代的顶级人物,对于真实度的影响无疑要大的很多。

  像李耳这一种级别的,一个就能够顶得上上千万人。

  其他的,像子产等人,虽然抵不上上千万,可抵个几百万人问题不大。

  特别当世界的设定层度越高,这一种人的效果无疑就会越大。

  就像盘古开天,李耳直接就是给了百分之十的真实度,而且还在不断提升着,其他人,哪怕是数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都无法提升百分之十,这就是彼此之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