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3页)

 随意选一本书翻开,在窗边坐下,小少年略带笑意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 

 “我给他们五年,且让他们尽情耀眼发光去。” 

 说完。 

 他低下头,坐在‘书海’当中,认真开始看书。 

 东莱先生笑呵呵瞧了片刻,不再打扰弟子,去小院中坐下,悠哉品尝桂花酿。 

 屋子里。 

 崔岘近乎贪婪的汲取着知识,忘却了时间。 

 偶尔看到精彩篇章,他或激动大笑,或振奋赞叹,取来笔墨抄写。 

 仆从老罗负责给小公子送饭、提醒时间。 

 有时,崔岘感觉自己才刚坐下不久,可一眨眼,天就黑了。 

 他潦草用过饭,点灯继续。 

 仆从老罗看的十分佩服,连东莱先生都侧目又惊叹。 

 这份沉稳定力,实在令人心折。 

 时间在少年的指尖,随着书页哗啦啦翻过,一月时间悄然而过。 

 金秋十月。 

 赵志案正式结束,赵志被缉拿去京城,择日问斩。 

 而赵家则是被抄家,全家流放岭南。 

 离开南阳前,钦差齐大人,把原赵宅的钥匙、房契,送到了崔家。 

 三日后。 

 在一众仲景巷邻居们不舍的目送下,崔家,再次风光搬家了。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 

 当年他们深陷穷困,苦苦无法翻身。如今一朝起势,便乘风驾云,一飞冲天。 

 数辆马车,搬了好几趟,才把东西搬过去。 

 伏牛巷。 

 位置最好的核心区。 

 曾经气派的三进大宅‘赵宅’的牌匾,换成了‘崔宅’。 

 这牌匾,是东莱先生亲笔题的。 

 在两个儿媳妇的搀扶下。 

 一身新衣的老崔氏,站在门外,看着这座气派大宅,激动的声音发颤:“二十年前,卖掉家里大宅的时候,我日日都在想。” 

 “卖掉的东西,究竟还能不能赎回来呢?” 

 她话没有说完。 

 旁边。 

 在老崔氏怔忪的注视下。 

 小孙子岘哥儿,从怀里掏出一对金玉手镯,戴在她的手腕上,笑的十分灿烂:“能赎回来的,都能赎回来的,祖母。” 

 老崔氏看着那对金玉手镯,眼泪刷的一下就流出来了。 

 那是她被丢在典当行里,曾经遭人践踏过的尊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