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页)

 至少这酒桌上,得有几个能随时控场的高人在,时刻负责把上家泄掉的意境托起来,保证这首诗能成功顺下去。 

 比如现在,经过崔岘‘画龙点睛’把控,李端跟上步伐平稳过渡,这首听蝉诗,算是初具雏形了。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往下推呢? 

 从恼人,到有情,确实是欢快了,但总觉得,似乎还差点什么意思? 

 差的是立意。 

 多人合作诗,句句相拼接,想要真的确定好一个明确的立意,还是很难的。 

 压力来到李端下方的东莱先生身上。 

 但老先生博学多才,自然不会被难倒,笑呵呵道:“危湍和不似!” 

 不愧是天生师徒俩。 

 他们两人都抱有极强的控场心态,且很有个人风格,善于大胆用动词,不仅要转换立意,还要把诗盘活。 

 这一句的意思是:那蝉的鸣叫声,不像是湍急的流水声那般急促。 

 看来,东莱先生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对前面那几句,其实是不满意的。 

 又是恼人、又是心惊的,也属实不太行。 

 还好有崔岘托举了一把。 

 于是东莱先生趁势,再次往上托举。 

 以湍急流水类比蝉鸣,试图把整首诗的意境,从宾主尽欢,托举到更高的层面上去。 

 众人听到这句‘危湍和不似’,纷纷叫好。 

 很明显,这首诗开始上‘劲儿’了! 

 可这就苦了下方的钦差齐大人,他能懂东莱师叔的意思,也想接着这股劲儿往上冲。 

 但实力不允许啊! 

 因此,在无数意味不明的嘘声中,齐大人硬着头皮,接了一句:“细管学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