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页)
所以那茶算是喝了,还是没喝啊!
这个问题还挺关键的。
崔岘并非孤傲之人,也不是说拉不下脸面去主动拜师。
但此事你不能冒然登门开口,得释放点信号,或者接收点信号。
正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
古人最是讲究这个,尤其对方还是位大有来头的名儒。
要先对上眼儿。
要你懂我的心照不宣。
要我懂你的点到为止。
而后,再等一个水到渠成,恰到好处的天赐良机,成就一番师徒佳话。
至于该如何‘对眼儿’呢?
那真没有比学堂更合适的地方了!
因此,崔岘通过吴清澜夫子,将东莱先生请到了裴氏族学授课。
今日裴坚等人知道岘弟要带东莱先生来族学,所以自行到学堂等待。
为了迎接老先生,整个学堂打扫的十分干净。
学子们翘首以盼。
吴清澜更是早早在族学外迎接,瞧见东莱先生后,激动躬身道:“学生恭迎先生到来,裴氏族学何其有幸,能得先生指点。”
“先生,您随我里面请!”
这话并不夸张。
能有幸得名儒授课,确实是学子们的幸事。
只是这群学子终究年纪太小,哪怕听夫子再三强调,东莱先生如何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