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页)

 哪怕是个破茅草屋,老爷都会满意的。 

 所以仆从大手一挥,从牙行里租赁下这户房屋。 

 随后,他去县学找老爷。 

 老爷努力做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这种小事,你做主就行。” 

 结果一转头。 

 东莱先生便同县学的学子们和蔼说道:“老夫会在南阳逗留一段时间,目前住在仲景巷里,你们有疑难问题,可以来家里请教。” 

 县学的学子们只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晕晕乎乎的不真实。 

 他们这辈子,竟然能有幸得名家大儒指点学问? 

 而听到这话的崔伯山,崔仲渊互相对视,表情既吃惊,又激动。 

 好巧!东莱先生竟然跟他们住在同一个巷子啊。 

 于是这一日。 

 不出意外,仲景巷外挤满了穿儒衫,神情恭敬,前来请教的学子们。 

 原崔老头家大门敞开。 

 学子们从院子里,一路排队到巷子外,当真好生壮观。 

 仲景巷里的邻居都在议论此事。 

 崔岘、崔钰兄弟俩放学归家,瞧见这大场面,也被唬了一大跳。 

 这……什么情况啊? 

 兄弟二人站在巷子里侧耳听了一会儿,大概了解到,好像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儒,在这里住下了。 

 于是很多读书人前来请教。 

 大儒? 

 崔岘心中一动,路过原崔老头家院子门口的时候,还特地往里面张望。 

 但因为人太多,他什么都没瞧见。 

 等回到家,瞧见父亲、大伯也在跟家里人谈论‘大儒’。 

 崔岘好奇问道:“爹,那个什么东莱先生,很厉害吗?” 

 崔仲渊当即道:“是的!爹听人家说,这位东莱先生,可是一位非常了不得的人物!他是如今文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受天下读书人追捧尊崇。” 

 “不仅学识渊博、名声赫赫。” 

 “他还有一位师弟,是今河南布政史李大人。” 

 “而东莱先生的师长,来头则是更加惊人,是当今内阁次辅徐大人。” 

 好家伙! 

 难怪外面排起那么长的长队。 

 崔岘眼睛亮起来,心思陡然活络。这么粗的大腿,不抱简直不是人啊! 

 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想个法子,佯装不经意抱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