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签订采购协议

“时势变了,谁能第一时间发现政策变动的迹象,并且作出反应,谁就是时代的弄潮儿,改革先锋。”

 “孙市长,杨书记,四九城市计委敢于出具书面文件,证明他们已经察觉到,现在的分配模式需要做出改变。”

 “退一万步说,即便出事,也是四九城市计委担责任。”

 何雨柱结合‘高度政策领悟’和‘三寸不烂之舌’,为两位市领导解析情况。

 孙市长和杨书记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意动之色。

 作为市级干部,他们自然知道如果推动地方与地方互换资源,好处有多大。

 但顶上有大帽子压着,计划不能更改,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现在四九城市计委迈出第一步,他们敢不敢跟进?

 跟上去,可能吃到政策红利,或者出事挨批。

 不跟上,继续现在的模式,他们没有利益也不会遇到损害。

 “孙市长,杨书记,你俩都是父母官,做父母的,是不是该为儿女好?”

 “老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相信你们守牧一方,不仅仅只是为了官位。”

 “红星轧钢厂和新安公社签订采购协议,迈出第一步,一旦成功,对直隶的影响必将深远,可能两百年后,你们两位都会被记录在直隶的历史上。”

 何雨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何雨柱,你一张嘴是真能说啊,我承认,我被你说的话打动了。”

 孙市长笑笑。

 “我也是,到底是官帽重要还是群众的生活重要,我觉得不需要再考虑了。”

 杨书记语气肯定。

 两人内心都有追求,主政一方的同时,也希望干出成绩。

 谁不图一个身后名呢。

 “谢谢孙市长,杨主任,轧钢厂和新安公社的普通群众,都要感谢你俩。”

 何雨柱精神一振。

 妥了。

 “工作得办,但具体怎么办,如何办,还需要商量。”

 孙市长说道。

 “这件事兹事体大,我们还需要和四九城市纪委那边商量一下。”

 杨书记发表看法。

 秘书当即联系四九城市纪委那边。

 经过几分钟的充分沟通后,孙市长和杨书记最终拍板,支持新安公社给红星轧钢厂供货,打开地方与地方调配物资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