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陛下,不可(第2页)

 “宣,江宁东城所总旗唐辰觐见。”

 孟忠怔了一下,猛地回头看向台下少年。

 恰在此时,西坠入山的夕阳,陡然穿破云层阻隔,射出一道金光,燃烧了整片天空。

 满天火烧云的天空下,一名少年拾级而上,步履矫健,神态自若,自带一股清风,吹进满是腐朽气息的金銮殿中。

 殿内宣名的前一刻,明良帝已经被满朝文武喧嚣怒喝声,搞的头昏脑胀。

 “陛下,福王行事恶劣,若外地藩王照此行事,京师将无宁日。”

 “陛下三思啊,福王行事无忌,非一朝一夕,若不加以严惩,其他皇子纷纷效仿怎么办?大乱将起啊。”

 “臣风闻前日福王堵门谩骂陈适梅大人,这,如此有失体统的行为,岂是皇子所为?”

 “臣听闻,福王如此荒唐行事,皆因那名叫唐辰的奸佞小人唆使,臣请斩了那个背弃祖宗的不孝子。”

 “臣附议,不孝便不忠,不忠不孝之人留之何用?”

 “来了,来了。”明良帝冷眼旁观,陛阶下叫嚣喧哗的众臣,一个个唾沫横飞,表现的真像大忠臣模样,仿佛不听他们的话,大郑明天便亡了。

 若不是他们放着刚刚发生的地龙翻身不谈,只一味地喊打喊杀一个少年,明良帝真会以为他们都是大郑的大忠臣。

 事实上,他们是为了表现给某个人看,为陈适梅叫屈,不是真觉得陈适梅委屈,只不过是给某个能升他们官的阁老,表演忠心。

 毕竟缺了一个胳膊的阁老,必须找人顶替上这只胳膊,那为什么不是自己呢?

 明良帝对他们这些人的小心思门清,冷冷扫了一眼,自从进殿后便一言不发的新首辅萧元驭,心里冷哼一声,“这家伙唆使他人冲锋在前的本事,可比徐时行纯熟多了,又是一个不好拿捏的滑头。”

 他轻咳一声,转头向面色阴沉不知在想什么的太子,问道:“皇儿如何看?”

 正被群臣口中描述的各地藩王带兵入京的混乱场面,惊到的太子,第一时间没有听到父皇对他的亲切召唤。

 得侍立一旁的王振提醒,太子才恍若回神般回应一句:“莫须有吧。”

 明良帝眉头顿时皱起,冷哼一声:“什么叫莫须有?”

 骤闻帝王厉声呵斥之音,嘈杂纷乱了半个下午的金銮殿,陡然一静。

 太子这才原神归位,惊觉自己刚刚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慌乱地扑通一声跪下,想要找两个词,遮掩一下他刚刚确实生出怀疑福王要夺位的心思。

 只是急切间,找不到确切的词汇表达,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明良帝大胖脸一下子变得比黑布,还要黑。

 他是叫这帮人来商谈地震救治问题的,地龙翻身发生在京城,势必引发大量流民汇聚京师,这才是重点,不是让这帮人揪着自己小儿子的小错误,弹劾个没完没了的。

 福王是犯了朝廷大忌,但他是什么个性,当老子的还不了解?

 说他会造反,还不如说他会造饭,来的可信。

 只是这帮人上纲上线的本事太厉害了,而且一个两个都拿着此为成例,叫嚣着外地那些藩王如法炮制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敢来,砍死便是。

 反正他跟那些藩王都出了五服,也没几个认识的。

 只是太子的表现,令他失望透顶。

 此子自小耳根子便软,好人云亦云,没想到经过两年历练,依旧如此。

 又是想换太子的一天啊。

 明良帝懒得再看他,转头看向自进殿来,杵在那里一动不动,低眉顺眼不发一言的福王。

 或许知道自己闯大祸了,比前日上朝时老实多了。

 没了那些零碎的小动作,看着也顺眼不少。

 明良帝压抑着心里暴怒,担心满朝喊打喊杀的话吓到了小儿子,尽量用相对温和的语气与他说道。

 “文武百官都在弹劾你,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