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道奏折(第3页)

 顾凯闻言一惊,他抬头看了一眼福王和魏公公,两人似乎都没听出这道奏折里暗藏的深意。

 但他是听出来了,自古只有太子可代替皇上,祈福挡灾。

 哪有藩王代替皇上祈福的。

 唐辰的意思很明显,抢在太子和群臣上表前,替福王将这件事争取过来。

 而且奏折里严明不是替皇上,而是替父祈福,父子仁孝,这话谁也挑不出毛病。

 坊间传闻不假,福王真要夺嫡?

 “怎么很难写?”唐辰见顾秀才迟迟不动笔,以为对于没入过官场的顾秀才而言,奏折固定格式很难写,便关心地问了一句

 “没,我这便写。”顾秀才恍然回神。

 目前,谁当皇帝对于他一个连官场的边都没摸到的秀才来说,根本不重要。

 想通这一点后,他不再犹疑,挥笔一蹴而就。

 唐辰见他写的又快又好,拿过来匆匆扫视一眼,见将自己的意思大体都表现了出来,甚至比他大白话说出来还情真意切。

 当下大喜,吹了吹交给福王,接着口述第二道奏折:

 “奏请皇上,殿下个人愿意捐赠一万两,请求陛下允许殿下,以太后、皇后、贵妃娘娘的名义,在京城外施粥赈济灾民。”

 顾凯不解问道:“历来祈福赈灾常常并列,为何不与刚刚那个奏折写在一起?”

 福王和魏忠贤同样好奇,尤其是福王,他不明白明明是一件事,为啥非要分成两次说?

 唐辰顾左右而言他:“一个苹果分成两半吃,比一口气吃一整个,来的甜。顾相公有机会可以试试。”

 见他不愿多说,顾秀才没有再追问下去,又是挥笔而成。

 他写完落笔的同时,唐辰的第三道奏折内容便到了。

 “上奏陛下,万事以救灾为要,请求调拨兵马司参与救灾,禁卫军也可出动一部分。

 一来可弹压宵小,防止有趁乱打劫之徒,败坏京城治安,二来彰显天子威德。

 其次,设置安置点,对于家宅歪倒,无处可去者,优先安置,先让人不至于忍冻挨饿。

 ……”

 唐辰洋洋洒洒将后世救灾的一些操作流程,将重要的和能说的稍微改了一下,一股脑说了出来。

 这次内容比较多,顾秀才在听了前两条后,便立刻动笔写了起来。

 越写他越心惊,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士农工商兵等各个方面,甚至还兼顾到灾民情绪,小孩子的教学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灾民救治都要全面。

 这根本不像一个少年能想到的,恍惚中,他甚至怀疑这套方法在某个地方施行过,而且行之有效。

 他不知道朝廷看到这道奏折后会是什么态度,但他知道如果照此记述的方法施行,历来大灾后大疫,大疫后的暴乱,将不复存在。

 就在他写完一张宣纸又换另一张,继续写的时候,外面传来高声唱名之声:

 “皇上口谕,召福王殿下,并江宁东城所总旗唐辰入宫觐见,不得有误。”

 金銮殿上刚刚坐稳龙椅的明良帝还未开口说话,便见兵部给事中刘应迫不及待抢班出列,跪地启奏道:

 “臣刘应,弹劾福王私自调兵,扰乱京师,意图谋反,请陛下将其削去王爵,贬为庶民,幽禁中都,以为天下藩王表率。”

 话音刚落,便有大臣附议出声:

 “地龙翻身,天道示警,帝德有亏,亏在福王,臣等附议!”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