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恰似玉女下琼瑶

唐辰的这一嗓子,将整个大堂中的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见他也是一身书生打扮,便有那不忿的书生,出言不逊:

 “哪来的狂生,在这里大呼小叫?”

 唐辰斜瞥了那人一眼,见是个头戴方巾身穿蓝袍的秀才公,佯装诧异地问道:“这里不是饭店吗?来饭店不吃饭,你来干嘛?”

 一句话噎的那秀才面红耳赤,眼看就要发作。

 大堂掌柜的慌忙从人群中挤出来,陪笑道:

 “诸位,公子,诸位先生,都是来小店谈诗吃酒的,别伤了和气。”

 说着转向唐辰作揖道:“这位客官,稍待,酒菜马上便到,怠慢了客官,是小店的不是。”

 那秀才冷哼一声,自持身份没与唐辰计较,在那掌柜的赔礼作揖,做出免费奉上一壶老酒的承诺后,才甩动袍袖,落回桌上,与众人重新攀谈起来。

 那两名小二在掌柜的吩咐下,并没有将那两首诗词收回,而是直接挂在了一楼与二楼的楼梯两侧,供一众士子欣赏。

 评头论足之声再起,不过比之刚才乱哄哄如菜市场似的情况好了很多。

 “也不知这位大才何许人也?竟能一口气作出如此多的好诗。”

 “与前朝桃花居士可有一比。”

 “桃花居士诗词多为绵柔,恍若乱世佳人之态,这位大才,虽只流露出两三首诗,杀伐气比之重许多。”

 “诸位兄台,可知其人身份?有传言是一个纸袄少年昨日在酒楼对面摆摊卖出来的。”

 “哼,定是那纸袄少年偷记了那位大人的诗词,拿出来卖钱,别让我再见那纸袄少年,否则定将此等偷文窃字的小贼,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我不关心那纸袄少年,只想这位大才是何许人也?恨不能成其门下一走狗啊。”

 “哈哈,顾兄与我,英雄所见略同。”

 唐辰坐在角落里静静听着,从他们的不加掩饰的声音话语中,总算弄明白一件事。

 那便是这个莫名其妙的大郑皇朝有诸子百家,但没有唐诗宋词,奉为圭臬的是前朝文坛领袖,为前朝灭亡写过一首绝笔诗。

 只不过因为大郑是造反起家,前朝的许多文人迂腐多为前朝殉葬,抨击当朝,他们的诗词自然成了禁忌。

 其中犹以这位桃花居士最甚,面对朝廷的封禁打击也最狠厉。

 据说他的后人,至今还在琼州挖野菜呢。

 这也造成大郑文坛的衰落,两百年诗词歌赋方面建树甚少。

 两百年过去,前朝文坛领袖的名字和诗词依旧只能私下谈论,没人大庭广众之下宣读,唐辰也不知他们说的桃花居士具体指的是谁。

 原主又是个宅男,记忆里除了四书五经,基本上没有其他杂学知识,更不知那些人谈论的具体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