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西进(第2页)
徐继畲心思被猜中,听此言语便无顾虑,笑道:“烛晦,组建科学院是大事,仅我们几人恐怕不行。”
赵无忌回道:“不止几位,李善兰、华蘅芳、邹伯奇、丁取忠、夏鸾翔、王德均、张文虎等人,我们已派人邀请,还有已在西王府任职的丁拱辰、丁竹溪。”
赵无忌每说一个名字,徐继畲便心中一跳。这些人都是在各自专业有所成就的“奇技淫巧”之辈。
部分人他虽不知,但按西王府这般选人规矩,应也是此类人才。
“去年西王派人到英吉利、普鲁士、美利坚等国聘请专业人才,按行程算,也快回来了。届时天下英才汇聚,西王想请徐公担任祭酒,凝聚各路英才之力。”
徐继畲既吃惊西王府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又有些疑惑:“为何选老夫做祭酒?老夫专业水平比这些英杰们差远了。”
赵无忌微笑解释:“其一,徐公眼界开阔,主张中西兼容并包,与科学院主旨相符;”
“其二,徐公曾任清廷封疆大吏,廉洁勤勉,政绩斐然,管理能力毋庸置疑;”
“其三,徐公擅长讲学,培养后进。请徐公担任祭酒之位,也是希望徐公多培养些新生力量。”
“西王有言语,首任科学院祭酒非徐公莫属。”
徐继畲轻笑一声:“这么说,这祭酒之位我非得接了?”
边上的魏源连忙帮腔:“健男,这祭酒之位,我若年轻几岁,可不会让给你。流年似水,韶华易逝,人生不过百年,要珍惜机遇。”
徐继畲闻言感慨:“是啊,我已过知天命之年,直奔花甲之数了。这祭酒之位再不接,只能老死乡里了。”
说罢,便痛快对赵无忌道:“烛晦,这位置我接了,明日出发去重庆。”
魏源准备好的其他说辞还没用上,没想到徐继畲如此爽快应承,不由抚掌笑道:“今日便在我处大醉一场,为你们送行。”
当晚,几人在魏源宅院里纵情欢饮,谈古论今,自是不提。
次日,徐继畲稍作收拾,便与赵无忌一起出发向西而去。徐寿先回无锡家中,与军情局探子汇合,再携家眷西进重庆。
高邮城的这番景象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方陆续上演,众多被清廷无视、弃用的“奇技淫巧”人才,不断向重庆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