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不要急

几人皆沉默不语,最后还是曾水源为人厚道,率先开口替萧云骧解围。

 “乡校议政的时间选在冬季农闲时较为适宜。里长由村民自行推举产生,我们要做的便是组织与监督。保正从伤残及退伍军人、西军学堂优秀毕业生以及优秀里长中选拔产生。”

 曾水源扫视众人一眼,接着补充道:

 “顶多利用养廉田,将村级掌事、里长等人可获取的利益公开化。而任期制和亲属回避制,能够防止基层出现固定的‘土皇帝’。”

 “乡校议政即便效果不佳,至少能为底层民众提供一个发泄的渠道,而非捂着问题,直至矛盾爆发。”

 “所以我建议先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做纠正,这总比回到从前地主乡绅盘剥农民的状况要好。”

 “至于中层管理,把传统县令、道台、巡抚的全权负责改为行政、司法、监督分立,也值得尝试。”

 曾水源说到此处便停住了。萧云骧心中暗自叹息,转眼望向彭玉麟。

 彭玉麟接过话头:“将同心会会员嵌入政府和军队,这能使政府和军队上下一心,指挥顺畅。”

 “会员底层人员比例设定,出发点并无问题,具体比例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要注意不能让会员成为新的特权阶层,这就需要增添几项辅助措施。”

 “其一,对会员提出更高要求,会员必须是所在岗位的精英,是实干型人才,而非只会做官、耍嘴皮子,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具体做事却全推给他人之辈。”

 “其二,加强对会员的考核,对不合格的会员实行退会制,不能搞终身制。”

 萧云骧连连点头:“我们成立同心会的初衷,就是聚集一群有理想的同路人,代表全国各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绝不能沦为某个利益集团的打手。”

 “会后先生整理一份会员规章制度,我们再详细讨论。”

 赖文光等彭玉麟说完,接过话茬:

 “军队方面,增设一个兵备部,以后征兵、组织训练民兵和自卫队等事务,都交由兵备部负责。参谋部能更清楚民众兵源储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