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秉烛夜谈2

博览群书的左宗棠,自然知晓“共和”的来由。

 西周时期,周厉王残暴无道,被国人驱逐。穆公(召虎)与周公(周公定)组成临时决策层,代行王权,稳定了局势。

 这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周召共和”,前后共十四年,直至周宣王即位。然而,这是特殊时期的非常举措,可这萧贼,为何从一开始就要分权呢?

 看到左宗棠满脸困惑,彭玉麟解释道:“西王说,这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此句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描绘了儒家理想社会的景象:大道施行之时,天下为众人共有,选拔品德高尚、有才干之人治理社会,人与人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

 传闻这萧贼不喜读书,但其采取的政策却处处源自儒家经典,好似专门用来堵住天下读书人的嘴。

 彭玉麟举起酒杯,向左宗棠示意:“季高,老友相逢,今晚咱们如往日一样,秉烛夜谈,直至天亮。”

 “首先这一杯,贺你从战场上活了下来。机动师那些12磅火炮的威力,测试时我亲眼见识过。当初听说你们和机动师对阵,我一直为你的安危揪心。”

 左宗棠回忆起战场上的凶险,不禁有些后怕,与彭玉麟碰杯后一饮而尽。

 两人吃了些菜,喝了几杯,闲聊着往日的旧事旧友。眼看夜色已深,彭家其他人都睡了,几盘菜已去一半。

 左宗棠想起白天去过的那间简陋小院,以及那看似儿戏的西王府匾额,不禁皱眉问道:

 “照你所说,他自己有薪金,为何不改善一下住所?这般行事,恐怕是故作姿态,以收买人心。”

 彭玉麟却摇头说道:“他的薪金已预支好几年,给我买了这间小院,当作掳我全家入伙的补偿。他现在身无分文,每天到饭点就去各部门食堂蹭饭。”

 左宗棠目瞪口呆:“这些事我听他身边亲随说过,原以为是蛊惑人心的伎俩,没想到竟是真的。”

 彭玉麟苦笑道:“这小子虽然有时口无遮拦,但正经事上从不戏言,说到做到。”

 左宗棠看了彭玉麟一眼,意味深长的问道:“雪琴,看来你对你们那位西王颇为服气和欣赏。还记得道光二十六年衡阳府大旱,咱俩在岳麓书院立誓要匡扶天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