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狂野乌鸦
第113章 路上(第3页)
见左宗棠开始翻看,萧云骧接着说:“此前我们的土地政策,只是夹杂在一系列政策里的短短几行字。”
“经实践检验,实在太过粗糙,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所以我便在行军打仗的间隙,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改进。”
左宗棠翻开第一页,看到第一章便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公有共治社会公有制”。
文中字体潦草,有些字还缺胳膊少腿,行文也是大白话,还涂改多处,毫无美感。
可左宗棠却越看越心惊。 中国历朝历代,造反者们都提出过重新分配财富的政治口号。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王小波、李顺提出“均贫富”;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钟相、杨幺提出“等贵贱,均贫富”;
元末红巾军主张“摧富益贫”;
明末李自成喊出“均田免赋”;
就连杀人魔王张献忠也提出“劫富济贫”。
在熟读史书的左宗棠看来,这些都不足为惧。
但在萧云骧的草稿里,他看到要摧毁“皇权-士绅-农民”的传统结构,建立“官府-农民”的新模式。
这让左宗棠既困惑,又连连冷笑。
“左先生,我们要出发了。”左宗棠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书稿,萧云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他抬头一看,太阳已然偏西,姚、卢二人已放马归来。
“左先生,这草稿先放你这儿,这几日你可以仔细研究。现在我们得走了,不然就迟了。”萧云骧指着太阳说道。
左宗棠点点头,站起身来。几人翻身上马,继续向南奔去。
又走了二十多里路,进入一个地处酉阳河边、名为吴家店的小镇。
吴家店坐落在山谷之中,酉阳河的支流龙潭河从镇旁潺潺流过,一条青石板路沿河铺展,百姓在路的两侧建起不少吊脚楼,形成一条长长的街道。
此时,街两旁的吊脚楼都被大火烧过,焦黑的木柱、残砖断瓦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这是围攻酉阳的贵州团练兵作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