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年龄与气势(第2页)

 ---------

 身材高大的李续宾率领数千人行进在小坝上。

 这种两山之间的平地,当地人称之为坝子。小坝夹在南北走向的两山之间,是一条狭长的山间平地。南北长约三十多里,东西最宽处有四五里,最窄处仅一百来米。

 东面是大、小酉山,翻过大、小酉山便可抵达酉阳城。西侧是另一座南北走向、绵延数十里的山脉。若要救援酉阳城南何家坝的清军,最近的路线是通过大、小酉山之间的道路,直抵酉阳城南。

 然而大、小酉山上布满了西贼酉阳城守军的炮台,大军在西贼炮火下通过,必将损失惨重。因此只能沿小坝继续南行,绕过小酉山,避开西贼炮台,再转向东面何家坝,那里是多隆阿残部的军营。

 他们在小坝行进时,大小酉山上的西贼炮台向他们开炮,但因距离较远,炮击效果不佳。 西贼试轰几炮后,便停止了炮击。

 “将军!” 前方数骑哨探奔到李续宾马前,汇报道: “前方出现西贼军阵。”

 李续宾听闻,纵马来到军阵前,拿出望远镜向前望去。

 只见前方坝子变窄,仅剩五六百米左右。西贼在坝子上用石块垒起一道半人高的石墙,且还在不断加固。 看样子他们刚到不久,正准备在此阻击朝廷大军。

 李续宾大致估算,目视范围内西贼至少有八九千人。

 “如九,怎么回事?” 李续宾转头,见江忠源已策马赶到身边,便将望远镜递给江忠源。

 江忠源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又朝两边山坡望去。东侧是小酉山,若从这儿过去,会遭到山上炮台和坝子上西贼的两面夹攻。西侧是一座高两三百米的平缓山坡,坡上只有稀疏的短草。

 “如九,张抚台严令我们改向城南,去解救多隆阿残部,这是必经之路了。”

 “这样吧,趁西贼立足未稳,我率主力从正面进攻。你带人绕到西山,占领制高点,把炮拉上去,轰击西贼军阵,西贼必定败退。”

 李续宾之前在阿蓬江浮桥战中,左脸颊曾被西贼用长矛刺伤。如今虽已愈合,但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伤疤。此时他眯着眼查看周围地形,脸颊上的伤疤如活蜈蚣般蠕动。

 “行,就按岷樵说的办。”

 号角吹响,双方开始排兵布阵。

 陈玉成站在坝子南端,望着周围地形,不断下达命令: “一旅长梁成富。”

 “到!”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回应道。

 “带你的旅去抢占西面山坡,护住侧翼。”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