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合同(第2页)

 彼时西方主要的炼钢工艺是皮尔森法,此乃英国铁匠亨利·科特于1784年改进之法,在19世纪40年代广泛应用。

 该法将生铁置于特制炉中,通过人工搅拌去除多余碳,生成熟铁。虽能产出比生铁更纯净、更宜锻造之物,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而萧云骧所写的,正是现代炼钢法的起源——英国工程师亨利·贝塞麦于1856年发明的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贝塞麦炼钢法)。该法首次解决大规模生产液态钢问题,冶炼速度快,可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男人至死是少年”,诚哉斯言。后世短视频时代,如非洲奥德彪运香蕉、修牛蹄马蹄、锻刀大赛、荒野独居这类与日常毫无关联的视频,在中国互联网上莫名火爆,皆因男人心底那一抹少年情怀。

 萧云骧亦然。前世他除热爱钓鱼外,还常关注一些稀奇事物。

 大学时,他曾在网上与人争论西方排队枪毙战术,为证己观点,将西方炼钢、枪炮、战术的发展历程及技术要点研究了三天。

 但与人对线之时,还是被对方胡搅蛮缠的战术打的大败亏输。他在电脑前足足气了三十秒,便被电话里小师妹甜美的声音勾出宿舍,相关资料早被他忘得干干净净。

 未曾想,这一世他凭借超强的记忆力,翻出脑中这份资料,有了装逼的资本。

 尽管萧云骧写的只是概述,但阿尔弗雷德本就是炼钢行家,只需点出关键要点,他便能判断其可行性与优劣之处。

 况且此炼钢法本就是三年后亨利·贝塞麦所发明,当下并无技术壁垒。

 随着萧云骧的笔落,一份详尽的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跃然纸上。不仅炼钢炉的结构与尺寸被他潦草勾勒出来,甚至连工艺细节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阿尔弗雷德小心翼翼地捧起萧云骧画好的宣纸,目光始终未离其上,仿佛手中捧着一件无价之宝。

 他口中念念有词,时而点头称叹,时而喃喃自语:

 “原来如此!钢水的问题竟可这般解决。”

 “该死,我早该想到的!”

 良久之后,阿尔弗雷德方才抬起头,凝视着萧云骧说道:

 “萧,你这图纸若在欧洲和美国申请专利,那所得的专利费足以让你变成大富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