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骄横(第2页)

 自然知晓“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这句话。

 这支特殊部队,是清廷最为得力且凶狠的爪牙之一。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竿军转战十几个省,镇压太平军、捻军等清廷叛军。

 历经二百余战皆获胜,所向披靡,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

 竿军兵勇喜好在左臂刺上“虎威常胜军”的青字,攻城格斗时,常袒露左臂,挥刀跃马,己方相互呼应以鼓舞士气,敌方见之则胆寒。

 直至抗日战争时期,以竿军为主组成的国军第128师,在浙江嘉善阻击侵华日军第六、第八两个军团,连续激战七天七夜,给敌军造成大量伤亡。

 原本历史已然证明,湘军是太平军最为强劲的对手,甚至没有之一。

 若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湘军初创之时,打掉其最锋利的爪牙。

 就在萧云骧思绪飘飞之际,彭玉麟已将竿军的历史及作战特点向萧部诸将讲述完毕。

 见诸将神情严肃,萧云骧继续说道:

 “既然清廷始终封堵我们南下之路,严防死守不让我们回广西。”

 “西面的贵州,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且山高谷深,民族混杂。”

 “不到万不得已,不宜前往。”

 “那么,我们该如何抉择?”

 萧云骧目光灼灼,将手中竹条拍向地图北面。

 “我们向北进发!”

 “如今清廷在四川兵力空虚,只要我们拿下重庆府,便很有可能占领整个四川。”

 “以此为根基,我们便有了与清廷周旋的资本!”

 这便是萧云骧一路上与曾水源、赖文光、林凤祥、李开芳四位萧部核心人物,经多次商讨后,最终达成的统一意见。

 现在到了付诸实施的时候。

 “既然要前往四川,就必须击破竿军,扫清北上障碍。”

 “竿军向来骄纵,自四五十年前乾嘉苗乱平息后,一直参与小规模的剿匪治安战。”

 “且他们从未与我们交过手,这正是我们可利用之处。”

 “这仗该怎么打,大家回去思考,三日后确定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