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裂隙(第2页)
罗大纲的妻子不久后病逝,陈来却利欲熏心,竟将罗妻留下的金银首饰据为己有。
待罗大纲带着数千天地会会众返回金田,得知此事缘由,向陈来索要妻子遗物无果,只好向萧朝贵诉苦。
彼时杨秀清外出募兵,不在金田。萧朝贵无奈,只得借助天兄下凡,查明陈来罪行,并搜出罗妻遗物,交还罗大纲。
杨秀清归来后,萧朝贵将陈来及其供状交予他。杨秀清无奈,只得杀了陈来以儆效尤。
未想到杨秀清的报复来得又急又猛。前些时日,杨秀清抓住萧玉胜的过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逼萧朝贵杀了养父母。
若说这两件事尚属私人恩怨,那对待天地会的态度,则是二人的路线之争了。
杨秀清过于看重上帝会的老兄弟,过分倚仗那些坚信他是天父下凡的人,瞧不上天地会,觉得他们纪律松散,又不信上帝,更不认可他天父下凡之说。
萧朝贵却从罗大纲身上,看到天地会蕴含的巨大潜力。他认为上帝会反清,天地会也反清,大家理应是兄弟。
在满清统治下,会党多如牛毛,要所有人都信奉上帝,显然不现实。但号召大家反清,必定响应者众多。
倘若只因他们不如太平军纪律严明、信仰坚定,就轻视他们,不将其当作自己人培养,不加以训练和纪律约束,又怎能凝聚反清的合力?
二人私下探讨多次,也争执多次,最终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可罗大纲的天地会会众人数众多,势力庞大,就此放弃实在可惜。杨秀清虽不情愿,最终还是将天地会会众编成一营,由罗大纲统领,并授予罗大纲总制之职,地位仅在诸王及秦日纲之下。
萧朝贵还以为杨秀清想通了,只是碍于情面不肯嘴上服软,心中的嫌隙也渐渐消散。
却没料到杨秀清对岳父被杀的报复来得如此迅猛,此时他才明白,杨秀清始终未曾释怀。
二人怎就走到这般田地?难道权力真能改变一个人?
萧朝贵不知的是,太平军在南京建国后,剽悍善战的罗大纲被杨秀清时而闲置,时而当作偏师使用。直至罗大纲为太平天国战死,都未真正获得杨秀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