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战争开始准备(第3页)


 李三一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调令,确保没有任何错误或遗漏。确认无误后,他拿起印章,用力地盖在调令上,使其具有法律效力。然后,他叫来一名亲卫,将调令交给他,嘱咐他尽快送到长史赵智手中。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董全勇不断地向李三一报告情况。据他所说,大夏的军队仍然在边防各个方向进行侦查活动,但一旦被发现,他们就会迅速撤离,并不与我方纠缠。我方几次设伏都未能成功,敌人似乎对我们的行动有所察觉。


 且说这事儿啊,得从两头说起。


 去年的时候,那大夏国的王爷欧阳午良,到了他的封地东南州之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他调拨了大量的兵力,还联合了匈奴一个部落,一起对威国发动了进攻。这欧阳午良心里头打的小算盘可精着呢,他想着把这战争当成一场试验,看看能不能把进口威国食盐价格给压下来。


 谁知道啊,这人算不如天算,他这一折腾,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身败出逃,路上被一个刚参军不到一年的李三一总旗给活捉了!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这欧阳午良被活捉之后,就像个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的。最后啊,辗转反侧,就被送到了长安那边。这大夏和大武两国呢,就开始坐下来谈判了。这一谈啊,就谈了好几个月。


 一直到今年的三月中旬,这两国总算是达成了共识:大夏国得给大武国赔偿一万匹战马,还有一百万两银子,这样才能把王爷欧阳午良给赎回去。


 不仅如此,大夏国还得跟威国那边谈判呢。这一谈啊,又得赔给威国五千匹战马,而且啊,这食盐的价格还得提高两成!


 这一场由大夏国王爷欧阳午良发起的战争,最后就这么以失败而告终了。这欧阳午良啊,在离开长安之后,马上就命令驻守在大夏关口的守将欧阳午忠,赶紧准备六千兵马,在大夏关口外等着,准备接应他,同时呢,还要做好战争的准备。


 在离开威国武侯关口后,欧阳午良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抵达了接应他们的军营。远远望去,营区内军旗飘扬,士兵们精神抖擞地进行着训练,丝毫没有因为欧阳午良被俘而受到影响。看到这一幕,欧阳午良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和满足,对接下来的行动充满了信心。。


 然而,欧阳午良并没有让接应队伍立刻返回关内,而是下达了一道命令:


 继续侦查那个俘虏自己的李三一的部队。


 原来,这个李三一因为成功俘虏了欧阳午良,受到了大武朝廷的册封,被赐予男爵爵位,封地就在欧阳午良的眼皮子底下。不仅如此,李三一还官升三级,成为了胭脂城府兵营守备千户。


 欧阳午良对李三一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他决定给这个敌人一个狠狠的教训,以泄心头之恨。于是,他在军营中稍作休整后,便带着一队人马回到东南州自己的王爷府,准备物资,打击李三一。


 与此同时,李三一这边也并非毫无防备。他深知欧阳午良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因此在得知欧阳午良回到东南州后,就立刻加强了营地的防御,并调遣了大量的兵力,以防备欧阳午良的报复。


 这一天,李三一正在与麾下的将领赵智商议军务,突然亲卫来报,称抓到了一名疑似大夏细作的人。李三一闻言,眉头一皱,立刻下令将此人带上来审问。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那名细作终于忍受不住痛苦,如实供出了欧阳午良的计划:他打算从西北和正北,东北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而且行动时间就在五日之后。李三一脸色一沉,当机立断,一边派人加急向秦州大营求援,一边重新调整兵力部署。他让董全勇从双河镇带精锐回防马坊镇,又把自己的家兵调到男爵府营地。


 一场大战就此爆发。